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2021-02-06 14:58:38)
标签:

陕西

博物馆

张礼智

半坡

西安

分类: 博物馆
2020年12月3日下午,我在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再一次见到了张礼智老师,他赠送给我一本自己的新书《一个甲子的回眸——西安半坡博物馆60年馆史》。欣喜之余,回想起来,我已经阅读过他的多部著作,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影响——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不认识张礼智老师,那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2013年3月9日早上,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层的小教室,我第一次听张礼智老师讲授的博物馆学课程。夜里,我便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张礼智老师的博物馆学讲得很惊(精)彩!”从此以后,我就把博物馆学和张礼智老师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跟张老师只见过四次,每一次都显得非常匆忙。但是,我一直关注着他,我也能够感受到,他好像也在关注着我。毕竟,放眼陕西文博界,称得上“英雄”者,也就那么几个人了!

2016年5月28日下午,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参加学弟学妹们的毕业论文答辩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2013年3月9日夜晚,我在日记里写道:“张礼智老师的博物馆学,讲得很惊(精)彩”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张礼智老师是山西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被分配到陕西省从事文博工作,后来成为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老师一直从事博物馆的管理、业务和研究工作,并且将博物馆的工作实践和观察思考上升到学术层面。
    目前,他已经先后完成了《遗址博物馆研究》《县级博物馆研究》《陕西博物馆百年史》《陕西博物馆百年大事记》《陕西博物馆学百年论文集》《生存——陕西民办博物馆20年发展观察记》《一个甲子的回眸——西安半坡博物馆60年馆史》等著作和60多篇重要的文章,为陕西的博物馆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陕西文博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学者。

张礼智老师的重要著作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张礼智老师的重要文章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1、《遗址博物馆研究》

1995年11月,张礼智老师的第一本著作《遗址博物馆研究——兼述陕西遗址博物馆》出版发行。当时,他使用的名字是“理智”,在此书的序言之中,说明了此事的缘由。
2013年6月7日上午,在张老师讲课的间隙,我拿着自己在旧书摊上买的这本书找他签名,并且说了一句:“这本书的序,写得非常好!”。紧接着,他补了一句:“内容不好吗?好比一个厨师问你,他做的菜好吃吗?你说,盘子不错!”
其实,张老师说得很对。看完序,签完名,这本书就被我放到一边了!在我看来,十多年过去,此书已过时。2020年2月23日夜晚,疫情期间,在家无事,我偶然看到这本书,便一口气将它读完。此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名为“研究篇”和“介绍篇”,开启了张老师著作分篇叙述的体例。其中,在“研究篇”中,总结了遗址博物馆的特性、分类、藏品、宣教、陈列、建筑和环境等内容,研究了陕西遗址博物馆的历史、科研、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2、《县级博物馆研究》

1999年2月,张礼智老师又一本著作《县级博物馆研究》出版发行。作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能够自发地对县级博物馆进行研究,体现了张老师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之情。
2013年4月6日上午,张老师在开始上课前,给每一名同学发了这本书。拿到书后,我很激动,课间的时候,便找老师签名。他恭敬地写道:“请申威隆先生正之,张礼智,2013.4.26。”
后来,这本书也被我“束之高阁”了!2017年,在渭南市博物馆工作之际,需要了解这里的县级博物馆,我便想到张老师曾经赠送的这本书。找到以后,逐字逐句,仔细地阅读一遍,认真地做好笔记。1994年,在《中国博物馆》第2期上,张老师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县县办博物馆”》的文章。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对县级博物馆进行研究和思考,把县级博物馆40多年的实践进行全面总结,为县级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在陕西文博行业混,必读张礼智先生的书


3、《陕西博物馆百年史》《陕西博物馆百年大事记》《陕西博物馆学百年论文集》

2014年9月,经过十多年沉淀,经过好几次挫折,张礼智老师的三部巨著终于问世,分别是《陕西博物馆百年史》《陕西博物馆百年大事记》和《陕西博物馆学百年论文集》。这三本书内容丰富,各有特点,相互补充,三位一体。将陕西省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推向一个巅峰!

2012年12月7日,张老师完成了《陕西博物馆百年史》的创作,展示了陕西博物馆事业从1909年到2009年的发展历史,分为“沿革篇”“业务篇”和“人物篇”三个不同的部分。在“人物篇”中,选择了64位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博物馆人,讲述了他们对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影响、贡献和理论建树。

2013年1月,张老师完成了《陕西博物馆百年大事记》的梳理,按照时间的顺序罗列出陕西博物馆从1909年到2009年的重大事件。其中,特别关注每个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因为它是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所以将收集到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尽可能录入,体现了博物馆有别于其他文化机构的特点。

2012年1月31日,在撰写《陕西博物馆百年史》的过程中,张老师完成了《陕西博物馆学百年论文集》,将自己收集到的陕西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整理,分为博物馆性质、陈列展览、藏品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遗址博物馆学、县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和建设等部分。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增加了“编者絮语”和“作者小传”,阐明自己选择此文的理由和作者的工作经历。

4、《生存——陕西民办博物馆20年发展观察记》

2019年5月,以“生存”为主题,张礼智老师编著的《陕西民办博物馆20年发展观察记》出版发行。在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的序言里写道:“一个国有博物馆的馆长怎么会对民办博物馆如此关注?”
张老师曾经在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工作17年,形成了他观察博物馆一贯的全省视角。后来,他虽然担任了西安半坡博物馆的馆长,但是研究博物馆的视角依然是全省范围。如今,听说陕西哪里有新博物馆,他都会前往现场考察一番,对“国有”和“民办”博物馆一视同仁。
按照张老师自己所说,这是一本“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书。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名为“历程篇”和“思考篇”,介绍陕西代表性的民办博物馆,探讨民办博物馆发展中的问题。1998年9月9日,陕西第一座民办的三泰自然博物馆开馆,开放一年多时间,便不得不关闭了!但是,它开启了陕西民办博物馆最初的实践。

5、《一个甲子的回眸——西安半坡博物馆60年馆史》

2020年10月,以“一个甲子的回眸”为主题,张礼智老师主编的《西安半坡博物馆60年馆史》出版发行。1958年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成为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转眼之间,60年过去,中国博物馆事业突飞猛进,西安半坡博物馆却一直固守着一方净土。
跟以上几本书不同,这本书不是张老师“单枪匹马”完成,而是由一个庞大的编委会创作而成,包括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主编、副主编、编写人员等29人。但是,作为主任委员和主编,张老师为这本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随处可以看到他一贯的语言风格、逻辑顺序和思考方式。
这本书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分别名为“沿革篇”“业务篇”和“行政篇”。在“沿革篇”中,按照每一个十年的先后顺序,讲述了西安半坡博物馆建馆、低谷、恢复、崛起、创新、提升等不同阶段的故事,字字记载文博史,悠悠岁月总关情。通过此书,总结过去,昭示未来,表达了对60年来辛勤耕耘在半坡这块热土上的先辈和同仁们的敬仰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