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墓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东侧,坐东朝西,环境优美。这座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而成。1996年11月20日,海瑞墓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1月9日清晨,我来到海口市的第三天,从海府路上的建国酒店出发,骑自行车穿过大半个海口市,寻访当地著名的明代海瑞墓园。大约9点多,我来到海瑞墓园门外,这里免费对游客开放。
穿过大门,走进墓园,迎面是一座庄重古朴的石牌坊,上方横书“粤东正气”几个阴刻的丹红大字。在石牌坊的后方,一条花岗石铺成的神道,一直延伸到墓冢的前方,总长有100多米,两侧都是椰子树。
牌坊
神道
在神道两旁,椰子树下方,东西对称竖立着六对明代石刻,分别是石虎、石羊、石马、石狮、石鼓、石人。跟北方的石刻相比,这些石刻相对粗糙,体型较小,等级不高。但是,面带微笑,憨态可掬,数量和种类跟北方相同,雕刻技法极具海南地方特色。
四对动物石刻,各具特色,相互辉映。石虎和石狮蹲坐在地上,四肢粗壮,头部很大,五官清晰,表情夸张,显得非常勇猛;石羊和石马站立在地上,四肢短小,身体修长,毕恭毕敬,显得非常温顺。
石狮
石马
在神道的正中间,巨大的石龟身上,竖立着一块石碑,为明海忠介公谕祭碑。金光闪闪的碑文是万历皇帝所书祭文,全文称赞了海瑞“清谦正直”和“百死不折”的品德。
其中,部分祭文如下:“出百死以登朝揽,励澄清之志。迨起家于再废,乃浃岁而三迁,岩石具瞻,卓尔旧京之望,素丝无染,凛然先进之风。综铨务而议主惩贪,顾法台而政先厘弊,若金在冶,百炼弥坚。俟何之清,九泉莫及!特颁葬祭,爰贪始终,卿灵不昧,其歆鉴焉!”
神道正中间的石碑
明海忠介公谕祭碑
在墓园的最东端,便是墓碑和墓冢,前方左右两侧矗立着一对石人,均为手持护板的明朝官员形象。据说,他们象征海瑞的仆人,长期跟随着海瑞左右,好像海瑞的儿子一样,被称为“海安”和“海雄”。
墓碑正中书写:“明皇敕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海公之墓”;右边题写:“钦差督造坟茔兼斋渝祭文行人司行人许子伟选”;左边落款:“万历青七年己丑岁二月廿二日午时吉旦敬建”。
在墓碑前方,摆放着石供桌和石五供,包括1件香炉和2对花觚。在墓碑后方,为海瑞的墓冢,上方为圆形,下方为八边形;墓冢整体被石头包裹起来,上方为素面的长条石,下方是雕刻精美的栏杆,外观好像是一顶漂亮的帽子。
石人
石碑
墓冢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通过乡试为官,初任南平教谕,后任淳安知县和兴国知县。在任其间,清丈均徭,廉洁自恃。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当时,皇帝宠信方士,求长生不死药,不理朝政,无人敢谏。此时,只有海瑞冒死上疏,指责皇帝,震惊朝野。后来,海瑞被罢官入狱,直到嘉靖皇帝死后才获释。
隆庆三年(1569),海瑞任应天巡抚,主持疏浚吴淞江和白茆河,并且大力推行“一条鞭法”。居官期间,刚直不阿,被誉为“海青天”。万历十五年(1587),海瑞病故于南京,朝廷赐祭八坛,赠太子少保,谥号“忠介”。出殡那天,南京城里万人空巷,百姓夹道送殡,哭者百里不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