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2020-09-16 22:09:33)
标签:

封泥

印章

博物馆

秦国

含光门

分类: 文物
2020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以“印·象大秦”为主题的秦代封泥特展,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隆重举行。这里通过80多枚封泥,集中展示了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2020年9月8日中午,经过含光门的时候,我来到博物馆之中,偶然看到了这个秦代封泥特展。展厅以蓝色为基调,摆放着小小的封泥,好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很多人看到封泥,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其实,它有一点儿像现在的封条,将泥粘贴在竹简的封口上,然后在泥的表面盖上印章。竹简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拆开,封泥就会损坏。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这里展出的秦代封泥均来自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按照封泥上面不同内容的文字,讲述大秦帝国不同方面的历史,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封泥的魅力——

1、封泥中的秦国职官
    封泥是秦国各级官吏印章留下的真实痕迹。目前,在已经出土的众多封泥之中,有官职品类大约300多种,跟史料记载秦国的“三公九卿”职官体系相吻合。秦国统一之后,从中央到地方,这些官员各司其职,保证了皇帝的政令可以迅速的传达和实施。
    这里展出的一件“右丞相印”封泥,为官职最高的一件封泥。他和太尉、御史大夫直接听命于皇帝,为当时秦朝政府最高的行政长官,被誉为“百官之长”和“天子助理”。

职官封泥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右丞相印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2、封泥中的秦国都邑
    伴随着秦人的发展壮大,秦国的都邑也不断迁移,经历了“九都八迁”的过程。从西犬丘到秦邑、汧、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直到公元前350年,才最终定都于咸阳。秦国在咸阳建都长达144年,并且以这里为基地,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权。
    这里展出的“咸阳丞印”封泥,见证了秦都咸阳的辉煌历史。咸阳丞是管理咸阳城市内部各项事务的最高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咸阳市长”了!

九都八迁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咸阳丞印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3、封泥中的军事制度
    秦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拥有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这里展出的“武库”封泥为专门管理国家兵器的仓库,“弩工室印”和“寺工丞印”封泥揭示了秦国生产兵器的机构,体现了当时“物勒工名”的生产责任制。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4、封泥中的工事管理
    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服务于宫廷。其中,作为少府的属官,司空负责国家的工事管理。当时,秦国的大型土木工程建设,都属于司空的职责范围。这里展出的“宫司空丞”封泥,负责宫室和官署的营建。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5、封泥中的车马管理
    秦人的祖先善于养马,以马立国。为了“饮马黄河”的宏愿,前赴后继。秦惠文王时,车马兴盛起来,制度逐步确立。这里展出的“宫厩丞印”和“小厩丞印”等封泥,为秦国专门管理马的机构,体现了严谨的车马管理制度。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6、封泥中的音乐艺术
    秦人不仅善于征战,而且也精通于音律,继承了周朝的礼乐制度。这里展出的“乐府丞印”封泥,为少府的属官,掌管跟音乐有关的事务。另外,还展出了“左乐丞印”“外乐”和“左乐寺”等乐府属官的封泥。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国

    回望一枚枚小小的封泥,看似毫不起眼的泥块儿,承载着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的灿烂文化。通过欣赏这些封泥,我们可以体会到秦人的制度自信、汲取秦人的生存智慧、感受秦人的文化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