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2020-05-22 20:30:05)
标签:

西安

大唐不夜城

皮影

渭南

华县

分类: 博物馆
在热闹的西安大唐不夜城的角落里,西安音乐厅北侧的西安当代戏剧中心二楼,有一家低调的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2020年5月9日下午,在朋友的带领之下,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展厅,迎面有一件长方形的大木箱子。过去,表演皮影戏的艺人们,将各类皮影装进这样的箱子里,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皮影戏表演。后来,皮影戏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那些制作精美的皮影,便静静地躺在箱子里,没有人再去欣赏它们。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2016年5月21日,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曾经沉睡在箱子里面的皮影艺术品们,仿佛重新“活起来”了,再次走进大家的视野。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戏种之一,陕西被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这里展出的皮影数量多、种类全、造型精美,包括头茬、身段、神怪、花草、动物、云朵子、桌椅家具、中景大帐等内容。

神兽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花架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陕西的皮影以西安为界,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东路皮影雕刻精细,色彩斑斓,富丽堂皇;西路皮影形体略大,装饰简约,气派大方。
    东路皮影主要流行于陕西的大荔、华县、华阴一带,乃清代陕西皮影现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东路皮影人物的高度约11寸,头部与身体比例在1:5左右,雕刻细腻,造型生动,装饰严谨。

人物皮影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社火杂技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这里还展示了存世量极少的灰皮影,可谓“陕西一绝”。清代中期,灰皮影开始流行于陕西富平、泾阳、高陵、三原、耀县、礼泉一带,制法特殊,密而不传。
    灰皮影的色泽洁白晶莹,雕刻时易于行刀,着色时易于涂匀,造型夸张,刻工华丽。但是,灰皮的炼制工艺繁复,制作的成本非常昂贵,所以只有一些富家大户才有条件使用。同时,在表演之中,灰皮影线条纤细,所以比较容易损坏,存世的作品很稀少。

闹龙宫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马王成圣云朵子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表演皮影戏时,艺人们在幕布背后,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陕西特色的碗碗腔或者弦板腔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秦人气息。
    在皮影戏表演之前,会先演一出“天官赐福”,表达对生活美好的祝福。这场戏被俗称为“祭戏神”,将天上的神仙请到主人家里,人神同乐,其乐融融。这位天官名叫“赵公明”,被尊为“财神爷”,主管民间的财运。由此可见,表演皮影戏有很多讲究。

天官赐福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龙王出海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在展厅的结尾处,陈列着清代的皮影戏剧本和制作皮影的工具。皮影戏的剧本被称为“影卷”,可以分为单本和连本两类,连本中的精彩片段可以单独演出,被称为“折子戏”。皮影戏的表演者,往往不用背剧本,直接看剧本念唱,所以剧本的字体都很大。
    制作皮影一般选用上等的牛皮,经过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不仅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匠心独运。

清代皮影戏剧本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制作皮影的工具
大唐不夜城:参观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2006年5月20日,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陕西、河北、山西、辽宁、浙江、湖北、广东、甘肃等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皮影戏艺术。
    作为东路皮影的主要发源地,渭南市华县皮影戏名列其中,成为陕西皮影戏艺术的代表。如今,皮影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华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形成“皮影专业村”和“华县皮影传承人培训基地”,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皮影10万余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