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2019-01-25 09:44:31)
标签:

兴平

大姑村

曹大家

班昭

右扶风

分类: 墓葬
在咸阳兴平市丰仪镇,有一座大姑村,原名为“佘庄”。在村子东北的田野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土堆,埋葬着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昭。2018年12月16日,经过兴平的时候,我专门寻访了这座班昭墓——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班昭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继承父兄遗志,续写《汉书》,名垂青史。她原本是右扶风安陵邑人,后来嫁给佘庄曹世叔为妻,所以被尊称为“曹大家”。当时,因为“家”和“姑”同音,所以佘庄更名为“大姑村”至今。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在大姑村东侧,路边的广场上,修建有一座小亭子,里面安放着一口不大的铁钟。据说,这件铁钟铸造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上面的铭文记载了班昭的生平事迹、当时的自然地貌和村名的由来。可惜,时间紧张,我没有细看!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驶出大姑村东口,有一个十字路口,向北不远处的道路尽头,便可以看到班昭墓的封土。沿着小路,登上土台,残破不堪的墓冢赫然呈现在眼前,南侧竖立着一块第六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面赫然写着“班昭墓(汉)”。在墓冢的西侧,还有一块兴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竖立于1983年12月,上面写着“曹大家墓”,黑底金字,稍显破败。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这座墓冢高约3米,东西长约10米,呈不规则的“馒头”状,已非东汉时期的原貌。在墓冢的周围,可以看到一些瓦片,表面装饰着绳纹,年代大体为汉朝。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仅依靠当地的民间传说,还不能完全肯定这里就是班昭的墓葬。墓冢的东南角,有两个明显的盗洞,此墓可能已经被盗空了。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兴平大姑村:寻访东汉班昭墓

    班昭(约49—约120),字惠班,一名姬。班固还没有写完《汉书》,便去世了,班昭奉诏续写。书写成以后,汉和帝将她召入宫中,令皇后和诸位贵人向她学习。除修史之外,班昭编写《女诫》七篇,影响中国女性处世规则两千多年。班昭去世,皇太后曾“素服举哀”,立碑建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