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钟楼,大家都知道。但是,咸阳也有一座钟楼,有多少人听说过呢?2010年10月19日,在咸阳市乐育南路与中山街交汇处,一座大气磅礴的钟楼出现在广场上,成为咸阳老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当时,我在咸阳已经生活整整二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有钟楼呀?据说,咸阳的钟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老城内的永绥街南口。共有三层,高约六丈,上方悬挂着一口大钟,为老城内的居民报时。清道光中期,对这座钟楼进行重修,直到20世纪中期才被拆除。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在咸阳老城里游览,经过钟楼的时候,拍下了一张照片。在这张黑白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大的钟楼,上方有三层楼阁,下方有方形基座,中间有一座券门,市民和马车往来其中,商铺紧挨着钟楼两侧。
如今,新建的这座咸阳钟楼,便是以沙畹的照片为依据,参考了西安和户县钟楼的一些特征。恍若111年前的景象,穿越时空,重现眼前——
消失的建筑,再一次出现。丢失的文化,重新被捡起,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每次看到这座焕然一新的钟楼,环视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再想到那些被拆除的老街巷,我立马对这座钟楼心生厌恶!
日前,我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一条状态,称咸阳钟楼为“假文物”,竟然跟一位网友产生分歧。但是,我只说了两句话,他就无话可说了——
有很多朋友这么认为:建筑只要保存时间久,就可以成为文物古迹。这座新建的钟楼,再过几百年以后,也可以成为文物。其实,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想法!一座建筑能否成为文物,不能只看它存在的时间,还有考虑它的价值和意义。
这座新建的钟楼,外表非常像文物,但是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文物,只是一座披着古建筑外衣的现代建筑,价值甚至还不如旁边的居民楼和商场。它的意义和文化内涵远远无法与曾经的钟楼相比——
1、不在原址
原本的咸阳钟楼,位于永绥街南口。如今,这里是一个十字路口,钟楼遗址应该就在此,地下还有建筑基址吗?新建的钟楼,向西移了100多米,已经无法代表曾经钟楼的位置。
2、并非原貌
根据老照片复原的钟楼,虽然外观酷似,但是细节缺失。对古建筑的复原,需要大量的数据,包括尺寸、材料、结构、颜色等等。一张模糊地黑白照片,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恢复原貌。另外,新建的钟楼经过一番改造,基座成为了警务室,还能算“原貌”吗?
3、拆旧建新
以上两点,或许存在无法避免的困难,或许考虑现实生活的需要,不能完全否定新建钟楼的价值。但是,这个第三点,直接给咸阳钟楼戴上了“假文物”的帽子!
十年前,这里保存着完好的老街巷,明清风格的商铺鳞次栉比,周围云集着众多的老字号,这些才是真正的文物呀?为了修建这座钟楼和广场,将咸阳老城西部全部拆除,曾经的风貌一去不复返了。与那些消失的街巷、民居和店铺相比,这座光鲜亮丽的钟楼不是“假文物”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