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子宜墓:追忆“陕西慈善第一人”

(2018-08-18 22:41:50)
标签:

张子宜

兴平市

南韩村

陕西省保

咸阳

分类: 墓葬
7月1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遴选出第286处新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阳兴平市的张子宜墓名列其中。张子宜是谁呀?他的墓葬在哪里呢?
张子宜墓:追忆“陕西慈善第一人”

    8月11日,按图索骥,我专门来到兴平市南位镇南韩村,通过反复询问这里的村民,终于在村子东侧的公路边,找到了很不起眼的张子宜墓。在公路北侧的农田边缘,竖立着一块兴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面赫然写着四个金色的大字——张子宜墓。
张子宜墓:追忆“陕西慈善第一人”

张子宜墓:追忆“陕西慈善第一人”

    这条公路是连接咸阳市和兴平市的一条交通要道,虽然车辆来来往往,但是没人在此停下。这块文物保护碑的背面,通过不到100个字,简单介绍了张子宜:他是兴平人,出生于1881年,去世于1964年,慈善事业家,陕西宗教界爱国人士,被誉为“陕西慈善第一人”。
张子宜墓:追忆“陕西慈善第一人”

    除了这块简单的文物保护碑以外,这里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的遗迹,墓葬或许就在石碑后面的菜地下方吧?按照《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中的规定,这里的保护范围分为A区和B区两个部分:A区:墓冢四周外扩10米;B区:A区四周外扩10米。
张子宜墓:追忆“陕西慈善第一人”

    这样简陋的墓葬,如此年轻的遗址,2013年5月被兴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张子宜在陕西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 
    张子宜,名典尧,字子宜。他是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的先驱,从小家境很贫寒,15岁时父亲去世,不得不辍学进县城做学徒。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积极投身革命,兼顾教育事业,不仅开设启蒙育幼小学,还协助张渊主持西安中等实业学堂,乃西北大学的前身学校之一。 
    1922年,在西安创办的孤儿教养院,张子宜被大家推举为院长。从此以后,他投身于社会慈善事业,在一视同仁的原则之下,西安市孤儿教养院逐渐成为民国时期全国救助和教养贫困儿童人数最多的孤儿院。 
    经过张子宜的悉心栽培,教养院结出了丰硕成果。从1922年至1947年,孤儿院学校毕业生总计4401人,一部分人进入音乐、水利、神学、师范、商业、护士、军校等专科学校继续深造,大部分就业者涵盖农、工、商、教育、医药、军事、政界、邮政、电政、铁道等领域。 
    张子宜创办孤儿院,历时二十九年,几乎倾尽家产,但是救活了上万名饥饿儿童。新中国成立后,张子宜仍任院长,共主持孤儿教养院四十三年。1964年12月13日,张子宜在西安市东三路家中无疾而终,享年84岁。两天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将其公葬于西安市南郊三兆公墓特干区。1977年3月,张子宜的家属征得西安市政府的同意,将张子宜迁葬到他的故里——兴平市南韩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