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2018-02-28 11:46:55)
标签:

南阳

知府衙门

燕思堂

陋室铭

三班六房

分类: 建筑
    2018年1月20日,赶在太阳落山前,我来到南阳知府衙门,成为我到达的第701处“国保”单位。20天前,我刚刚参观过内乡县衙,对衙门的布局比较了解,所以很快就游览完毕——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虽然南阳府衙的地位比内乡县衙高,但是这里破坏得比较严重,很多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局部也已“旧貌换新颜”,所以如今的规模和知名度远远不及内乡县衙。
    南阳府衙曾经一度成为单位的住宅区、幼儿园的校舍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当地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话:“府衙是南阳的故宫,现在埋在垃圾堆里,好像鲜花插在牛粪上。” 
    2001年5月8日,南阳市政府成立了府衙修复工程指挥部,让这颗埋在“垃圾堆”里的明珠,逐渐焕发出绚丽的光芒。2002年4月6日,重生的南阳府衙,正式向游客开放。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艺术风格,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
 
1、仪门
    官署的第二道正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灰瓦顶。此门平时不开,两侧设有旁门,东侧称“人门”,乃人们经常出入之门;西侧称“鬼门”,只有死刑犯被宣判以后,才从西侧门拉出去行刑。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2、大堂
    这座大堂重建于清顺治五至八年(公元1648-1651年),虽然经过几次修缮,柱檩梁枋更换无几,但是依然保持了清代的建筑风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前方有一座卷棚,均建在高台之上,乃整个建筑群的中心。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大堂中央置暖阁,设置知府的公案,东西两侧分别为堂事房和招房。这里又被称为“公廉堂”,乃知府宣读诏旨、接见各级官吏、举行重大仪式、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大堂前的两侧原为“三班六房”,乃衙门内吏役办事的地方。三班,即皂、壮、快三班,人员均为衙役;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乃府衙的职能办事机构。如今,府衙内仅存六房,东为吏、户、礼,西为兵、刑、工,俗称“东、西廊房”。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仪门、大堂、六房形成的大堂院,乃中轴线上的第二进院落,被称为“外衙”。这里是知府行使权力的场所,也是衙门职能机构办事的地方。如今,周围陈列的铁炮、石狮和匾额等文物,见证了南阳城市的历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3、寅恭门
    绕到大堂之后,一条东西向狭窄的通道,将府衙划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在这条通道的中部,正对着大堂的后门,有一座连接前后院落的“寅恭门”,意为恭恭敬敬迎接宾客的大门。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4、二堂
    这里重建于清初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灰瓦顶,规模仅次于大堂。这里是知府预审案件,以及审案时退思和小憩之所,故又称“思补堂”,“思”和“补”皆有深思熟虑之意。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在二堂后门两侧,竖立着两块石碑,分别雕刻于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前者为《刘拱宸白菜碑》,寓意不可让百姓脸上遍布菜色;后者为《任恺自警碑》,2006年出土于府衙院内。如今,石碑中文字皆被涂绿,虽然看上去清晰一些,但是却丢失了古意。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5、三堂
    穿过内宅大门,来到最后一进院落,这里是知府的内邸,建筑结构与大堂、二堂明显不同。在三堂的内部,通过格扇分为明间、接待室、起居室和更衣室,陈设较为豪华典雅,乃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办公起居的场所。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三堂名为“燕思堂”,在大厅内墙面的画屏上,书写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正所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将这篇《陋室铭》悬挂于此,除了提倡简朴的生活之外,恐怕也表达了对南阳诸葛庐的敬意。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在中轴线两侧的附属建筑内,通过不同的主题展示与府衙有关的文化,包括《天下衙门图片展》《府衙春秋》《南阳历代郡守知府事迹展》《府衙收藏匾额展》《师爷馆展览》《清代老照片展》等,使得整个参观更加充实。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重生的清代府级官署

    南阳知府衙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群其实就是一个历史档案馆,它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也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