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申威隆I关中拍客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983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蕃汉一家

(2018-01-17 20:58:50)
标签:

乾陵

六十一蕃臣像

宾王像

长安志图

武则天

分类: 墓葬
六十一蕃臣像,又称“宾王像”,位于乾陵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原本有64尊,现存61尊,西边32尊,东边29尊。石人像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只是它们基本都没有头,成为困扰大家的谜团——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在高宗统治的时期,周围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往来。高宗下葬乾陵之际,其中的11个国家派使臣前来参加葬礼。在《旧唐书》中载:“俄而天下岳牧集乾陵会葬”,武则天为了“张大夸示来世”,将他们的形象刻石,树立于朱雀门两侧。

西侧蕃臣像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东侧蕃臣像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在这些蕃臣像的背上,原本刻有国藉、姓名、官位等文字,可惜绝大多数已经难以辨识,只有6位石像背后的文字依稀可见。在元代李好文编撰的《长安志图》中,可以找到39位石像背后的文字拓片,经过史学家岑仲勉和陈国灿先生的释读,其中只有36位的身份得以确认,有些人的生平事迹在唐代史籍里有记载。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在这些蕃臣像中,有一部分是参加高宗葬礼的各国的特使,以及侨居长安的外国国王和王子,如木俱罕国王斯勒、于阗王尉迟敬、石国王子石忽那、吐水罗王子特勒羯达健、右骁卫大将军兼波斯王族卑路斯、波斯大首领南昧竺等。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不同民族地区的官员,如吐蕃大酋长赞婆、吐谷浑青海王驸马都尉慕荣诺曷钵、吐谷浑王徒耶钵等人。 
    很多蕃臣的名字前,带有一个“故”字,如“故大可汗骠骑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他死于龙朔二年(683年),比唐高宗早去世20余年。类似带有“故”的蕃臣像有十多件,他们所表现的蕃臣,均早于唐高宗去世,根本不可能前来参加葬礼。
    除此之外,在蕃臣像中,真正的使臣只有三位,他们是东突厥族可汗默啜派到长安的移力贪汗达干、葛暹嗔达干和吐蕃使大论悉曩热,但都是为了求婚和亲而来的民族特使。因此,这些蕃臣像并不是唐高宗入葬时,前来参加葬礼的各国使节。

    这些蕃臣像的体态各不相同,有的紧袖窄袍,有的披发左衽,束腰宽带,足穿皮靴。它们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毕恭毕敬地并排而立。正所谓:“六十一宾王立露天”,栩栩如生地守望着乾陵。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在这六十一尊蕃臣像中,目前只有两尊保存有头部,分别位于西侧第五排最南端和最后一排南数第三列。后者的头部曾经一直被当地的村民保存,1971年才移交给乾陵文管所,正好和那位蕃臣颈部的缺口严丝合缝。可惜,其他59位蕃臣的头部,至今下落不明——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四海同归 <wbr>蕃汉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