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会徽:怎么又是一个汉字?

标签: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飞跃 |
分类: 社会 |
12月15日晚上,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冬奥会会徽终于揭晓,名为“冬梦”。它以汉字“冬”为主要元素,上半部分展现出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出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滑道和飘舞的绸带;它以蓝色为主,象征梦想和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来自中国的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2003年8月3日,我曾经见证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揭晓,当时“中国印”赫然呈现在眼前的时候,让大家眼前一亮,至今还印象深刻。但是,看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第一眼,我怎么感觉似曾相识?
没错儿,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时候,使用的申奥标志就是一个“冬”字!
除此之外,2016年在新疆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它的会徽也是一个“冬”字。通过“冬”字,体现冬奥会,本无可厚非。但是,近两年内,大量“冬”的元素,是不是显得缺乏创意了?
同时,冬残奥会会徽也揭晓了,名为”飞跃“。它与冬奥会会徽异曲同工,以汉字“飞”为主要元素,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
回顾近十年,在我国举行的盛会,各类汉字在会徽中频频出现,北京奥运会的“京”,北京残奥会的“之”,上海世博会的“世”,世博志愿者的“心”,天津全运会的“津”等。哇,中国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呀!
1、北京奥运会会徽
在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中,上面刻着一名向前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又像汉字“京”,代表着北京。
2、北京残奥会会徽
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表现出一名运动的身影,其曲折的形态,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3、上海世博会会徽
以汉字“世”核心,寓意三人合臂相拥,形似美满幸福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
4、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主体既是汉字“心”,也是英文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不仅呈现中国文化的个性的,而且表达出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5、天津全运会会徽
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字,但是到了汉代才出现“汉字”一词,专指汉民族使用的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体、宋体字的演变而来,见证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书画同源,将古老的汉字,融入时代的元素,通过会徽的形式,不断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极具中华文化底蕴,或许这就是汉字一次又一次成为会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