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主办,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承办的“国币之尊
艺术之美—人民币硬币发行60周年纪念展”,在西安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开幕。11月5日,本人便前往参观——
本人从小酷爱集邮和收集钱币,所以在新闻上看到这个展览的消息,第二天就直奔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这个展览从10月6日开始,先后在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沈阳市九五文化城举行,之后还会前往都江堰市自然与文化陈列馆。
11月11日,这个展览已经结束,没有来得及参观的朋友,我们一起通过这篇图文,回顾一下这场精彩的展览。展览分为铸就基石、印鉴历史、金碧辉煌、争奇斗艳四个部分。让大家从不同方面了解钱币的文化,走近人民币硬币的历史,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1、铸就基石
从1957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开始,我国陆续发行了四套流通硬币。其中,1955年版的一分,1956年版的两分和1955年版的五分为我国最早发行的人民币硬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目前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中,已经看不到一分、两分和五分的硬币。记得我在小的时候,还经常使用分币购买零食,如今它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离开我的生活,当在展柜中看到整齐排列的各种分币时,本人感到十分亲切!
你在使用硬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边部连续的丝孔呢?没想到他竟然是牛顿设计出来的!他在兼任英国皇家铸币局总监的时候,为解决“打制硬币”被剪边使用的问题,在硬币边沿增加丝齿。如今,由边部丝齿发展演变而来边部满齿、间断丝齿、边部滚字等众多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国的硬币中广泛应用。
最后,通过展示各类制币的模具与初稿,以及造币生产工序产品,如铜带材、眼料、落料还坯、光边坯饼、光饰坯饼等,向大家展示硬币的制作和生产。
2、印鉴历史
硬币除了流通功能之外,还是文化和形象的传播者。中国人民银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行不同题材的纪念币,用于纪念重大事件,或者展示历史、文化、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等。随着大家对纪念币地不断关注,近年发行的航天纪念币、生肖纪念币、建军纪念币等,银行的网上预定系统刚刚开通,纪念币立马就被抢夺一空。我每次都是在凌晨预定!
3、金碧辉煌
除了普通类型的纪念币之外,贵金属纪念币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包括金币和银币,以及各类特种工艺币,如彩印、金银镶嵌、幻彩、全息、镀金等。与普通纪念币相比,贵金属纪念币更加精美,收藏价值更高。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最大的金币和最小的金币。最大的金币重约10公斤,正面的图案是中华世纪坛,底部装饰着九龙呈祥图,并附有“千年纪念”字样,以及国号和年号。旁边最小的金币,重量只有1克,我到现在也没有看清楚金币的表面到底画的啥?
1982年,熊猫纪念币发行,成为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代表性产品。钱币正面是天坛祈年殿的图案,背面则描绘了憨态可鞠的各式熊猫,受到全球钱币爱好者的喜爱,每年都会发行一系列的熊猫币。
4、争奇斗艳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可以看到大量造币的衍生品,它们虽然不是钱币,但是完全按照造币的工艺和技术制造,包括纪念章、奖牌、国徽等。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无疑是整个展览最吸引人眼球的展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