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前往大荔八鱼村的石墓博物馆参观,被这里的李氏家族墓深深地震撼了。回来之后,我找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大荔李氏家族墓地》仔细拜读,并且认真地整理游记和照片。但是,在阅读的时候,我发现这本报告中,图片和文字存在很多问题——
1、绘图与实际不符
本书中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三号石室墓的基本情况。当我读到第96—97页下方时,这里有两段描述《松柏双鹤图》和《红叶双鹿图》的文字,分别提到“周边为万字形图案”和“通屏画边框为万字头两端连续”。但是,当我翻到第98—99页,看到这两幅画的线图时,没有任何万字形的图案呀?
当我打开自己拍摄的照片,看到《松柏双鹤图》和《红叶双鹿图》的原物,四周清晰地刻画着一圈万字形的图案。每一个卐都相互连接,没有中断,俗称“万字不到头”,象征富贵无边和万寿无疆,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有吉祥意义的几何图案。
由此看来,《大荔李氏家族墓地》中《松柏双鹤图》和《红叶双鹿图》的线图,将原物上连续的万字纹漏画了。虽然两幅线图极为精美,再现了原物的精彩神韵,但是考古绘图不是艺术创作,必须准确无误地保留原物的基本信息。如此漏画的现象,会对日后的研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线图与图版不符
同样在第四章,我看过第51页上方的三号石室墓后档正视图(图48)之后,又继续看到第77页的三号石室墓中墓室后档上部减地刻图(图72)时,两者虽然都描绘了同样的群仙论道图,为什么一点儿也不像呢?
等我仔细观看之后,才发现不是不像,而是左右画颠倒了,如同照镜子一样!到底哪一幅图是对的呢?我参观的时候,因为这座墓的墓室太黑,所以没有拍摄这幅图。好在此书第263页的图版中,有这幅图的黑白照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完全可以判断图案的方向,证明图72确实画反了!
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由于时间仓促,或者条件恶劣,导致记录数据不准确,多少可以理解。但是,以上绘图的错误,完全可以根据照片进行纠正,为什么等到出版后还没有更改呢?
3、用词前后不符
与绘图的失误相比,文字的失误就显得无足轻重,但错别字还是不少。比如,第42页下方介绍二号石室墓的墓主和年代时,将“二号墓”错写成“三号墓”,紧接着又将“原配夫人”写成“元配夫人”。我查阅相关资料,确实可以写成“元配夫人”,但是书中其他地方都写成“原配夫人”,唯独这里写成“元配夫人”,用词前后不符,恐怕不规范吧?
书中还存在用词不当、资料缺失和图片模糊等多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加之人情世故,这里不好一一指出。我们年轻一辈的考古和文博工作者,一定要引以为戒!因为考古报告是研究发掘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信息存在错误和矛盾,将给后来的研究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