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操作自己的精灵Phantom3
SE无人机,在咸阳市区东北郊的汉长陵陪葬墓区进行航拍。赶在日落之前,来到著名的杨家湾汉墓,如果不从空中俯瞰,很难想象田野之中,竟然隐藏着这样气势恢宏的大墓!
所谓的“杨家湾汉墓”,包括南北两座墓葬,因位于杨家湾村而得名。南面的一座墓葬较大,被编为4号墓;北面的一座墓葬较小,被编为5号墓。它们南侧紧邻宝鸡峡高干渠,此渠流经杨家湾汉墓时,专门绕了一个弯儿,特意避开这两座大墓。
曾经的杨家湾汉墓和其他汉墓一样,在墓室上方也修建着高大的封土。其中,4号墓的封土仅存四分之一,长约20米,宽约15米,高约4米;5号墓的封土保存较为完好,呈覆斗状,底面积约400平方米。如今,为什么仅留下两座空荡荡的大坑呢?
1965年8月,咸阳市红旗公社杨家湾大队的社员平整土地的时侯,在杨家湾汉墓南侧约100米处,无意间发现一批兵马俑。经过考古发掘,出土步兵俑1965件,骑兵俑583件,盾牌1000件,号称“西汉三千兵马俑”,也被称为“杨家湾兵马俑”。
杨家湾兵马俑发现地
兵马俑被发现之后,人们就开始寻找它的主人。1970年11月至1976年11月,考古工作者对“杨家湾汉墓”进行发掘,两座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按照当时贵族宅第的形式建造。虽然两座墓葬遭到严重的盗掘和焚毁,但是依然获得大量的陶器、铜器、漆器、铁器和车马器,以及202枚银缕玉衣的玉片。
4号墓成曲尺状,由过道、中庭、后室组成,并且有三个楼层组成的贵族宅第建筑。同时,在墓坑内外还发现7个坑,包括祭祀坑、用具坑和车马坑,出土各类动物骨骼、陶质冥器和数驾车马。
5号墓虽然严重被盗,但未经火烧,保留下较完整的形制。由于当年发掘时,未对墓道进行清理,直接挖至墓室底部,所以5号墓残留下来的墓坑并不宏大。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没能发现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任何资料,所以杨家湾兵马俑的主人仍然是一个迷。但是,此地曾被称作周氏陂,在《旧图经》中记载:“汉周勃冢在此,其子亚夫有功,遂赐此陂,故地以氏称之。”
因此,结合文献的记载,大家普遍认为:杨家湾汉墓最有可能是周勃夫妇同茔异穴的合葬墓,但是也可能是周亚夫夫妇的合葬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