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我带领朋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发现博物馆大厅东侧的楼梯,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参观完第三展厅,打算下楼离开之时,本人在楼梯的拐弯处,无意间撞倒一名身高不到1米的小姑娘,此时她和家人正在上楼。迅速将她扶起之后,我立马向旁边的家长道歉,庆幸孩子没有受伤。但是,看到楼梯上混乱的人群,我认为这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段视频是本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厅东侧楼梯的拐弯处拍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两米多宽的楼梯,竟然被拥挤的人群分为三段:左侧下楼,中间上楼,右侧休息。三者之间没有分隔,上下人流相撞,甚至踩踏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东侧楼梯上段
东侧楼梯下段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件,曾经造成30多人死亡。就是因为上下人流对冲,在台阶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使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台阶底部的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踩踏事件发生。当时,我就在外滩,所以对此事记忆犹新!
但是,博物馆大厅西侧的楼梯,却人流稀疏,且均为下行,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两个东西相对的楼梯,距离大约30米,为何差距如此大?
西侧楼梯的景象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位于一层,第二、三展厅位于二层。因此,参观完第一展厅之后,游客会顺着出口左侧的楼梯(大厅东侧的楼梯),步行前往二层继续参观。
第一展厅出口处
沿着大厅东侧的楼梯来到二层,游客会直接进入左侧的第二展厅,顺时针方向继续参观;从第二展厅出来之后,大家会直接进入对面的第三展厅,再一次按照顺时针方向参观;离开第三展厅时,游客恰巧回到起初上楼的地点,又沿着刚才上来的楼梯返回一层。于是,在东侧楼梯形成人流的上下对冲,加之台阶上休息的游客,安全隐患由此产生!
“人流对冲”形成原因示意图
其实,这样的安全隐患本不应该存在,只要我们对人流进行简单地疏导,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按照一般的参观顺序,游客上下楼普遍选择东侧的楼梯,这样不仅导致东侧的楼梯拥堵,而且使西侧的楼梯处于无用状态。我们只要规定:东侧的楼梯,只能上楼,不能下楼;西侧的楼梯,只能下楼,不能上楼。这样两个楼梯都能起到作用,东侧楼梯上的人流对冲现象也将消失!
解决“人流对冲”方法示意图
最近,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讲解时,每次提到:“这里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都会引起大家的质疑。如今,拥挤、混乱、喧闹等字眼,已经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留给游客的第一印象,而“现代化”三个字,仿佛渐行渐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