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上午,应白宇坤大哥的邀请,我专程前往长安区马王街道的车马坑陈列馆,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
2013年8月在昆明池遗址参加考古发掘时,我曾经和同学一起来过这里,转眼已经快四年了!如今,这里和秦阿房宫遗址博物馆一起,隶属于西安周秦都城遗址保护管理中心。
1、西周丰镐遗址
这里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故址,位于西安市西南的沣河中游两岸。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它一直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西安地区第一次建立的规模宏大的都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里与四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多了一些节日的喜庆气氛,人头攒动,甚为热闹。除此之外,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两侧新开放的陈列室,通过图板和青铜器结合的方式,介绍了丰镐遗址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保护规划。
1955—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丰镐工作队在这里共发掘四座西周车马坑,并且在周围探到另外三座车马坑,已发掘和未发掘的车马坑一共七座。
1959年,考古工作者对二号坑进行重点清理和修复后对外展示。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西周车马坑遗存,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军事、交通、手工业、墓葬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三千多年前车辆、马具的实物标本。
二号车马坑呈长方形,坑内埋有两车六马,南边一乘为一车四马战车,北边一乘为一车二马座车。墓主可能是卿士大夫一级的奴隶主,根据骨骼碳14测定,时代大约在西周的成康时期。
2、秦阿房宫遗址
离开丰镐遗址之后,返回咸阳的途中,我们来到阿房宫前殿遗址南侧的博物馆。由于周围还在进行基本建设,所以来此参观的人并不多,我年前曾来过一次,当时就大门紧锁。
不过,从今年博物馆日之后,这里就开始持续对外开放。展厅面积不大,以阿房宫保护规划为主线,分为“一统天下”“营造阿房”“考古发现”“遗址构存”“出土文物”“秦亡于奢”“保护管理”等七大板块,采用大量史料、实物、图片、文字、多媒体系统等形式,全面解读阿房宫遗址与秦王朝的关系。
这里的主要展品是阿房宫和周围上林苑遗址出土的众多砖瓦。其中,多为秦风格的葵花纹和云纹瓦当,装饰着绳纹的板瓦和筒瓦,以及少量的素面和山形云纹瓦当。
目前,这里正在展出里耶出土的众多秦简,作为秦国洞庭郡下辖迁陵县的县府文书档案,全面记载了秦国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一个解读秦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立体式的百科全书。
最后,我来到二层的周秦书屋,这里的图书琳琅满目,环境舒适惬意,参观游览之余,真乃很好的休息和学习之所。只可惜这里好像很久没人来过了!
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秦朝末年,阿房宫尚未建成,就毁于农民起义军的大火之中。2002年10月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考古研究所共同成立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以及纪阳寨台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局部试掘,基本搞清前殿遗址的范围和局部布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