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华商报》在“今日渭南”的板块,发布了本人提供的新闻稿——《渭南博物馆,将被搬上“网”》。虽然只有短短400多个字和4张文物的照片,但却是本人来到渭南博物馆工作之后,为这里做的第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虽然我被分配在渭南博物馆的考古部,但是由于本人擅长网络宣传,所以领导就把制作网站的工作交给了我。从2月中旬接到任务之后,我就积极与渭南市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联系,开始着手网站页面的设计和资料的收集。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终于将网站的主页和基本框架确定下来,并且顺利申请到属于博物馆的域名。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争分夺秒地把各类信息,准确无误地上传至博物馆的网站中,确保渭南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能够在今年六月份顺利对外开放。
《华商报》上所展示的文物照片,都是本人在展厅参观时随便拍摄的。由于报纸版面的限制,并未对文物进行介绍,所以我在此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件渭南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
1、鸮鼎
这件文物收藏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渭南博物馆按照原型复制出一件,陈列在博物馆二层的展厅中。
1957年的一天,华县太平庄的农民殷思义,用双轮双铧犁深翻土地时,犁头碰到一件硬物。他怕碰断犁头,便把此物挖出来,结果挖出了这件鼎;1958年,考古队在发掘泉护村时,按照当地老乡的指点,在出鸮鼎之处做了发掘,确定这里是一座庙底沟文化晚期的成年女性墓葬,距今约6000年。
这件鼎细泥黑陶,器形像鸮,作蹲踞形,体态丰肥,两翼微撑起,两足壮实有力。鸮头极形象,在嘴之两侧仅分别各用一刀,巧妙地将上下嘴唇刻画出来。眼正视前方,圆凸,正视之,令人对鸮生雄壮严峻之感。
2、彩绘憩女卧驼俑、啃蹄马和奏乐俑
这三件彩绘文物均出土于富平县美原镇的唐墓之中,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应渭南地区在唐代时的社会风情,目前陈列在博物馆三层的展厅内。
“彩绘憩女卧驼俑”刻画了一名胡人女子,乘坐骆驼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由于长途的奔波劳累,竟在骆驼的峰间睡着了;“彩绘啃蹄马”轻松活泼的姿态,反应出大唐盛世,放马南山的悠然景象;“彩绘奏乐俑”则通过表情各异,姿势不同的五位乐人,再现了当时歌舞生平的生活场面。
除此之外,渭南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从旧石器时代直到近现代,包括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古籍等。欢迎大家来渭南博物馆参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