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刚刚迈入2017年的门槛,我就专门前往西安博物院,参观了在一层临展厅里举行的《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一来为刚刚到来的新年,增添一点儿喜庆气氛;二来纪念自己一年之前,在福建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这个来自福建民俗博物馆的精彩展览,过去已经在国内很多博物馆举办过。2015年11月,我参观福建博物院和福州市博物馆市时,也看到大量的金漆木雕文物。但是,能够在家门口的西安博物院,看到来自沿海省份的珍贵文物,依然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机会。

参观完展览,不仅能够领略福建金漆木雕的雕刻之精和艺术之美,而且可以感受到福建多彩的社会风俗和乡土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工匠精神”。

1、 福建金漆木雕的历史概况
福建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商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精微细雕和多重透雕的独特传统工艺闻名,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
金漆木雕华丽大气,因“精微透雕”的精湛技艺蜚声中外。作品多以樟、杉木为雕刻材料,并髹之以金,类别由粗犷的建筑木雕,逐渐发展为精细的日用木雕。
唐明皇游神宫双面透雕木构件

凤凰灵芝纹木构件

凤鸟衔珠纹木构件

2、 福建金漆木雕的制作工艺
福建金漆木雕的制作流程和技法,讲求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工艺流程一般要经过:选料干燥、刷样定型、雕镂刻画、细部打磨、修光与髹漆。
其中,雕刻技法与髹漆贴金工艺最为关键。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通雕、透雕、镶嵌雕等;髹漆贴金要经过填料、髹漆(上料)、漆金(贴金)三个步骤。髹漆工艺包括金髹饰技法(贴金、上金、砂金罩明)、描金技法、晕金技法以及增强器物表面艺术效果的螺钿镶嵌、堆灰等技法。
金漆木雕工序复杂,每一步都有严格要求。其间又有很多道工序,如:磨灰、打色、上底胶、磨胶、上漆。最后,木雕才能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强烈视觉冲击。
漆金茶桶

漆金烛台

花鸟人物双面透雕雕版

3、 福建金漆木雕在生活中的应用
福建金漆木雕分为“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前者指梁、枋、斗拱等构件上的装饰雕刻,后者指包括家具在内的细木工装饰雕刻。
早在唐代,莆田民间木雕已被用于建筑装饰、佛像制作和刻书等方面;元代以后,木雕作品发展到欣赏品、家具和玩具等方面;明清两代,官宦、商贾的住宅多尚雕梁画栋,木雕普遍作为建筑和用具上的装饰,并使用髹漆和贴金技法。
清代乾隆以后,金漆木雕成为显耀华贵的工艺品,被广泛用于厅堂,居室中的门、窗、屏风、几案、挂屏、横匾、床榻、橱柜、睡枕,以及神龛、神像、神牌、馔盒、香炉罩、烛台等。
漆金对联

山水人物雕版

脱胎描金插屏

漆金人物馔食盒

4、 福建金漆木雕的纹饰及内涵
福建民间应有最为广泛的木雕艺术,在浓厚的人文气息的浸染中,或寓教于美,反映闽人长期受到儒学教化的真实写照;或寄情于物,反映八闽文人生活的隐逸之乐、儒雅之风、中庸之道,品味高雅,意义深远。
锦地透雕花鸟雕版

紫气东来、三星高照故事雕版

蓝地金漆缠枝花卉外框戏兽纹雕版

展览共展出百余件清代金漆木雕精品,涵盖了香炉、烛台、寿屏、楹联、人物雕像等种类。其中,清代嘉庆十扇鸡翅木框镶黄杨木刻花鸟人物祝寿围屏,为福建木雕中的精品之作,经历两百年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被称为福建民俗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件作品以鸡翅木为框,内嵌黄杨木,分为四阶:第一阶雕刻有“路路连科”、“喜上眉梢”等取意吉祥的纹饰,两侧雕有八仙寓意高寿;第三、四阶雕刻了二十幅人物故事图,有“四艺图”、“陶渊明爱菊”、“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等文人雅士图,有“围棋赌别墅”、“七擒孟获”等战争故事,有“狩猎图”、“衣锦还乡图”等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谓雅俗共赏。
围屏的屏心漆金,并以馆阁体阴刻一篇,安溪府学教谕邓培风于嘉庆十四年,为其伯祖母陈孺人八十大寿所撰的祝寿辞。
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木雕艺术从民间建筑、家具、信俗中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福州、莆田、泉州等不同风格,更被历史赋予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烙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