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微信群中,看到朋友分享的信息,得知从12月6日上午开始,《准绳—中国古代墨斗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三楼东厅开展。
12月11日上午,我独自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西向东围绕校园走了一周,才看到南大门内侧,树立的巨大宣传板,指引大家前往校史馆参观。教学楼前的宣传栏,也在最显眼的位置,张贴出此次展览的海报,足见学校对此事的重视。
我终于赶在12点闭馆前,赶到校史馆三楼的展厅。各类墨斗实物环绕展厅一周摆放,墙壁上悬挂着介绍性的图片和文字,这是陕西第一次以此为主题进行的展览。但是,这里一直空空荡荡,自始至终就我一个人参观,甚为可惜!
本次展览以形态各异的墨斗为主要内容,共展出元代以来的墨斗与古代建筑文献近百件。不仅普及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知识,宣传了“工匠精神”;而且让观众睹物思义,将“守规矩、知准绳”的理念融入其中。

墨斗,也叫班母、准绳,传说为中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发明,在古代建筑建造中发挥着取直、定平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工具,由墨仓、墨线、线锥、墨签和线轮五部分构成。墨线由木轮经墨仓细孔牵出,固定于一端,像弹琴一样将木线提起弹下,笔直的一条黑线就这样清晰地弹出来了。
根据结构的不同,墨斗可分为不同的样式。由一整块材料雕刻而成的整雕式,也有墨仓、线轮置于板柄一侧的板柄式,还有整体做成独轮车式样的手推车式,以及一整块牛角做成的牛角式等。
整雕式

板柄式
手推式
牛角式
墨斗既是划线的量具,也是体现木匠手艺的一扇窗口。木匠根据个人的喜好,将墨斗雕刻成各种式样,包括花鸟类题材、动物类题材、人物类题材、器物类题材等,这既是木匠的自娱,也是向大家的一种炫耀。
婴戏纹
金鱼形
狮子形
龙形
蟋蟀形
鞋形
除了常见的木材质的墨斗外,这里还展出了锡、铁、塑料、瓷等材质的墨斗。随着时代的变化,墨斗这样简单的工具,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之中。
掐丝珐琅彩墨斗
锡质卷草纹墨斗
瓷质墨斗
在展览之中,时期最早的是一枚元代的铁质墨斗,距今已700余年。墨仓与线轮槽分置,一圆一方,线绳早已朽烂不见,铁制墨仓与线轮也已锈迹斑斑。据说,铁制墨斗在宋元时期较为普遍,但是铁质容易腐朽,能完整保留至今的已不多见。

在展览的结尾处,可以看到一些古代建筑文献,通过实物与文字的对照,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建筑”这门古老的行业。如今,墨斗已失去应用功效,但它依然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