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2016-11-21 11:26:39)
标签:

陕西历史博物馆

郑仁泰

乙速孤行俨

昆明池石鲸

尉迟敬德

分类: 博物馆

绝大多数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朋友,经过漫长地排队终于领到门票后,都会火急火燎地直奔展厅,无暇顾及身边的一切。如此参观的话,你也许就与博物馆的露天石刻展区擦肩而过了!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南广场和内部的庭院中,草地上随处可见各类石刻,包括石马、石羊、石虎、石鲸等。其实,他们都是汉唐代的文物,拥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这篇图文,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1、简陵翼马

   大家排队领票的时候,是否注意到旁边的两匹高大的石马呢?它们可是来自唐懿宗简陵的神道,名副其实的国家一级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在唐代的帝王陵墓前,都会修建长长神道,两侧排列着文武百官的石刻,以及各类神兽。其中,翼马和望柱位于神道的最前端,相当于整个陵墓的大门,可见它在唐代石刻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翼马”,就是指肩膀两侧长着一对翅膀的天马,乃古人想象出来的神兽。这两件翼马,线条轮廓粗疏,翅膀弱小无力,已经失去了大唐盛世的气魄,反映唐王朝晚期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但是,晚唐时期的翼马,在四条腿之间,装饰着繁密的云纹图案,仿佛翼马在天空中翱翔。可见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2、唐代石羊

   在博物馆西侧纪念品商店的门外,对称摆放着两件石羊。参观完博物馆的游客,匆匆由此离开博物馆,很少有人瞥一眼这两只可爱的小羊,其实它们也是唐代的文物。

   左侧石羊,原本位于郑仁泰的墓前。他作为唐太宗时期的重要大臣,曾是玄武门之变的先锋之一,死后得以陪葬昭陵;右侧的石羊,原本安放在临川公主墓前,她是唐太宗最喜爱的女儿之一,死后埋葬在帝陵的旁边。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后,在庭院东侧的回廊旁边,草地上摆放着两件同样的石羊。左边的这只,也来自郑仁泰的墓前,与门外的那只原本在一起;右侧的这只,来自乙速孤行俨的墓前,其父是唐高宗时期右领军卫将军乙速孤神庆,他的墓葬也位于昭陵的范围内。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3、唐代石虎

在博物馆东侧报告厅的门口,摆放着两件石虎,一只张着嘴,一只闭着嘴。它们与石羊一起,原本位于郑仁泰的墓前,如今却散落在博物馆的周围。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博物馆内庭院的西草坪上,也有两件一大一小的石虎,较小的一件也来自乙速孤行俨的墓前。而大的那一只,隐藏在高大的松树下,则来自大名鼎鼎的门神尉迟敬德墓前,我冒昧踩踏了一下草坪才看到它的真容。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石羊和石虎多以三件为一组,以东西对称的方式,陈列在墓冢的前方,是唐代大臣墓神道上具有代表性的石刻。

 

4、汉代石鲸

    最后,不得不谈一下,号称“第一低调文物”的石鲸。它曾被安放在博物馆前的水池中,后来出于文物安全的考虑,将石鲸原件搬上地面,摆放在博物馆大门的东侧,供大家近距离观看。

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在门前的水池中,石鲸原本的位置,安放了一件复制品。这件石鲸的来头可不小,据《三辅故事》载:“(太液)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太液池是汉武帝修建在建章宫内的一处园林,位于今天六村堡街道办高堡子村周围。陕西历史博物馆:低调的“露天石刻”展区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此地,发现了这件石鲸,便送到陕西省博物馆。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这条鲸鱼就被放置在门口水池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