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华豫之门》我来了!

标签:
杂谈华豫之门鉴宝苗婷河南卫视 |
分类: 活动 |
8月25日晚上9点15分,最新一期的《华豫之门》如期在河南卫视上演。节目中我不仅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而且对一件青铜鼎和水晶童子进行鉴定,尤其是鉴定青铜鼎的过程,真可谓是波澜起伏。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段视频,回顾一下本人“问鼎中原”的精彩时刻——
视频连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5OTkyOTIyOA==.html?beta&from=y1.7-1.2
在全长55分钟的节目中,本人的展示虽然仅占15分钟,但是一定跟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我们不妨一起梳理一下,其中的精彩瞬间。
1、30秒短片精彩开场
我叫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考古专业的研究生。我的网名叫“关中拍客”,从小到大,我去过全国各地很多的博物馆,仅在过去的三个月中,我参观了近40博物馆,包括湖北博物馆、浙江博物馆、青岛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半坡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仰韶文化博物馆等等。
今天,我来到河南电视台。冲出关中,逐鹿中原,《华豫之门》,我来了!
2、我长得有点儿像小岳岳?
3、海外回流的青铜鼎
鼎,作为西周礼器中的重宝,我能够在中原的腹地一睹真品的芳容,并且亲手触摸良久,感到非常的荣幸。大有“问鼎中原”的意味!
4、一个字:不能改!
当他信誓旦旦地对我说:“你有没有看到里面的修补?里面的锈色完全都是仿西周的,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我看到假的太多了,满大街都是!”其实,电视播出时,剪去了他的一句话:“威隆,你学考古专业,虽然见过很多真文物,但没有见过假的吧?现在造假工艺炉火纯青,你不知道吗?”
在如此连续的质问中,我的想法瞬间跟着他走了。深信因为时间仓促,自己观察不仔细,所以误认为它是真的。但是,当结果公布时,我才明白本人的判断完全正确!这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选择自己相信的,相信自己选择的!
5、刘海戏蟾水晶
当看到对面的大姐,和我一样举起“真”时,本人心中的石头就已经落地了!因为在录制节目之前,我曾和她进行过交流,得知其专门从事玉石器的鉴定,在古玩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眼光定然是极好的!最终的结果,也没有出乎我的意料:这件刘海戏蟾水晶乃元代之物。
6、古不考三代之后
施俊老师在讲解文物时,专门询问我:“水晶作为玉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中国绝大多数的器物,最早的出现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此我就中规中矩地回答了。
没想到水晶竟然最早出现在凌家滩遗址,2013年12月我曾跟随吴卫红老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考古专业的学生,一起在那里参加过区域系统调查。当时,吴老师给我们讲过好几次,有关凌家滩遗址的课,但是我怎么没有一点儿印象呢?
另外,所谓的“古不考三代以后”,应该指的是:考古在探索早期文明中的作用,要大于文字记载丰富的历史时期。如果武断地讲“历史时期不属于考古范围”,我恐怕会得罪全国秦汉考古、隋唐考古和宋元明清考古的师生吧?因此,本人要特别修改一下自己的言论!
8月7日录制完这一期节目,8月8日晚上回到家中,第二天就开始在西咸新区规划局的工作。没过多久,河南卫视的工作人员与我联系,通知8月23日周三前往郑州录制第二期《华豫之门》。但是,由于自己刚到单位工作,实在不方便请假,所以只能遗憾地谢绝了。
最后,感谢河南电视台的全体工作人员,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尤其是主动联系我参加节目的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