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在,人未老——19年后重游乐山大佛

分类: 旅游 |
这回来四川本不打算来乐山大佛的,计划直接从成都向东,经资阳和内江前往大足石刻参观。可是家人执意要去乐山大佛,因为19年前曾经去过,想故地重游一番的。
1995年9月我刚上学前班的不久,就和家人乘火车前往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前后近一周时间,而真正游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只用了一天时间。这是我第一次长途旅行,虽然当时不过5岁,但是印象极为深刻。记得当时天不亮就乘坐大巴车前往峨眉山,由于没有乘坐缆车步行上山,途中下起了小雨,又冷又累的就没有继续登上山顶。下山休息了一阵,就前往了乐山大佛,先是乘游船在江上观看大佛,之后从东方佛都进入景区,步行了好久,天快黑才到达大佛脚下。当时还登上了大佛的左脚(交钱的),拍了照片,由于交卷出了问题,没能洗出来。妈妈在这里烧了香,之后就沿着佛像北侧盘旋的蹬道而上,其间我就看着眼前的佛头,就发现了件很诡异的事情。总感觉大佛的眼睛斜着朝我看,还是笑眯眯的那种,搞得我挺不自在的,也没敢和家人说。回去以后告诉我奶奶了,她说:“这是好事呀!”
转眼已经19年了,当再来到这里,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观完麻浩崖墓,也就5点左右,按计划掉头前往岷江东岸的游船码头,打算乘船参观一下就离开。可是由于景区周围的车辆太多,原本双向的道路禁止往回走,只好从东面很远的地方绕到大佛北面,再向南来到码头。到的时候已经5点20多了,正在停车,有人靠过来,得知我们要去乘船观佛,就告诉我们说,“人家已经下班了,明天再来吧!”我们一下就不爽了!反复询问了几遍,他很确定的。当我们要离开时,他赶紧告诉我们说,“他在前面开了宾馆,我们可以住那里的。”我迅速就怀疑他刚才说的话了,赶紧跑到游艇的售票处询问。果然还在卖票,不过5点半就停止售票,一看表还有4分钟,好险呀!
之后又排列近半个小时的队,才最后一批登上了游艇。乘船的地点,以及游船的结构都和原来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人比过去多,不过由于我们是最后一匹,船上的游客并不很多了。游船开启之后,随着对面乐山市区的逐渐远去,大佛的身影就迅速出现了,当看到北面的天王进入眼中时,我几乎都屏住呼吸了,照相机在手里握得紧紧的。当游船迅速从大佛脚下驶过时,我就赶紧对着大佛按快门,一刻没停也不过照了三张而已。也没什么特别感觉,是不是光顾着拍照,没有细看?还好游船还是要驶回去的,这回在大佛前停了很长一段时间,拍了几张照片后,盯着大佛观赏,感觉也就是这样子了,没有当年的惊喜!记得当年看到大佛的第一眼,确实被震撼了,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我当时还没有游船的栏杆高,就踩到了栏杆上观看大佛。于是留下了这张照片——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两张照片有哪些地方不同:
1、清晰度不同
当时使用的是胶卷照相,并且在外面买的胶卷有点问题,过了一天洗出来之后才发现,所有在乐山大佛拍的所有照片都发绿;如今是数码相机拍的,颜色和现实是完全一致的,随拍随看,我这会一口气让家人给我拍了十几张。
2、身高明显不同
当年还没有游船的栏杆高,如今栏杆也就到我腰间。回想当年站在栏杆上拍照,就觉得有些后怕,要是现在在站在上面,肯定一头栽进江里了!
3、视力水平不同
平时拍照我都把眼镜摘下来的,但是这回专门戴着眼镜拍了一张,就是为了和以前对比的。过去眼睛也不大,不过视力很好的,如今视力逐年下降,都达到700度了。不过也没啥!当年我是学前班学历,可如今都研究生了。
4、笑得灿烂程度不同
这张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笑的很灿烂,这回拍照时努力在笑,我觉得笑的也很好了!可是回头一对比,才发现现在的笑不过是微微流露了一下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很多吧。
5、身后大佛的保存程度不同
我觉得什么都应该有变化,身后的大佛应该没有变化吧?!可是对比着一看,发现它也变了,明显没有当年颜色艳丽。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看佛圆弧形的衣领,虽然当年胶卷的颜色不佳,但是佛的衣领很白的,可是现在的衣领好像熏上了一层油污。
希望再过20年还能来到这里,变化又会如何呢?
2014年2月4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