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2014-02-27 21:04:21)
标签:

文化

分类: 墓葬

       离开西面的四座石室继续前行,就没有像样的路了,基本贴着山体行走。绕过了两道山梁之后,开始向上攀登,接近主峰三四十米时,出现了一条东西向紧挨着山体小路。此路向西绕到了山陵北侧,从这里可以下山;向西走了几步,传说中的ZLS1石室猛然就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

       ZLS1号石室是昭陵目前发现的九座依山开凿的石室中规模最大的,形似唐代的墓葬结构,坐北朝南,从外向内依次可见: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墓道露天敞开,墓门略呈半圆形,甬道西侧壁上有三个纵向排列的方形凹槽,似为门栓的插口。墓室内有一座天然改造的“凹”形石床,两侧分列四级台阶,石床西北角旁有一条状凹槽。墓室顶部和周围,以及甬道的上方残留有白色的石灰泥层,隐约可见有壁画残留。

       那么这座墓室的主人是谁呢?很多人认为,这里曾经是长孙皇后正式入藏昭陵地宫前的最初安厝之的。

       《旧唐书·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中记载:长孙皇后临终前曾说:“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

        《资治通鉴》第194卷 太宗贞观十年(636)中记载:“秋十一月,庚午,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数十日而毕。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事子孙奉以为法。”

        文中说修建长孙皇后的墓室只用了一百多人,数十天就结束了,可见墓室规模不会很大,与所见的ZLS1较为匹配。

       从这座石室出来沿着小路继续向西行走,走了不远发现前方变得陡峭,于是又折回向西而去。在途中发现在小路的周围不时可以看到有圆形或方形的凹槽,应该就是当年通往昭陵玄宫栈道的残留。

     《唐会要》卷20载:昭陵“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玄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白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玄宫。顶山亦起游殿。文德皇后即元宫后,有五重石门。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宫人供养,如平常。及太宗山陵毕,宫人欲依故事留栈道。惟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元宫栈道,本留拟有今日。今既始终永毕,与前事不同。谨按故事,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上呜咽不许。长孙无忌等援引礼经,重有表请,乃依奏。”

       从此以后,通往昭陵玄宫的栈道被拆除,神秘的地宫与世隔绝。

参考文章:刘向阳《昭陵石室与长孙皇后初殡地关联问题探讨》,《文博》2012年第五期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礼泉唐陵踏查记5—昭陵ZLS1号石室与栈道遗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