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
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
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唐)孟浩然《长乐宫》
“长乐未央”是汉代文字瓦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达了当时统治者的美好寓意,简洁明了。记得当时在博物馆做志愿讲解时,曾经听到有人这样讲到,说是“长乐未央”是象征汉长安城中的两座重要的宫殿——未央宫和长乐宫,觉得此言差矣。不过汉长安中的这两座宫殿确实最为重要,又被称为“西宫”和“东宫,分别是皇帝和太后的居住和办公场所。
与未央宫相比,长乐宫保存较差,不见地面建筑。目前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共有六处,集中于长乐宫的西北,今天罗家寨村周围,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6号建筑遗址。2005—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6号遗址的东北部分进行了发掘,由于主殿位于发掘区的南部,
因发掘面积所限,
仅揭露夯土台基北部和东部边沿部分及附近的廊道、散水等。在发掘区之内揭露的大部分为6号建筑北侧的附属建筑。
长乐宫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应该是前殿。从6号遗址的规模及其在西北区域内所处的位置分析, 它可能就是长乐宫的前殿遗址。
《水经注·渭水》记载了长安城内明渠的走向, “
明渠又东经汉高祖长乐宫北⋯ ⋯ , 殿前列铜人, 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永昌诸殿, 殿之东北有池”。 另据《三辅黄图》记载:“ 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 ,
约合今115米, 与6号遗址主殿台基东西120米接近。
带着同学在汉长安城里转了一天,看了很多的建筑遗址,自己讲得津津乐道的,后来询问了一下他们感觉如何,这才发现人家已经搞乱了。不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西安所谓的大遗址,其实基本就是两个样子的,保存的好的话还可以看到一个“大土堆,如未央宫前殿、石渠阁、天禄阁等。如果地面没有什么保存下来,就要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来展示,无外乎大大小小的房基、柱洞、台阶、水井、排水沟等,这样的遗址单从外观看来,很难理解。
因此,来西安参观大遗址,就要提前在两个方面准备一下:1,了解基本的建筑考古学发掘知识,看得懂常见的几种建筑遗存形式;2,最重要的是要有想象力。不仅能够根据残存的建筑基址,想象曾经的恢弘气势,而且还要将其与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和事情联系起来,这样才有意思。就拿这个长乐宫6号建筑遗址来说吧,虽然仅存残基,荒草连天,但是当年韩信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被吕后杀害的。《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虽然考古发掘并没有明确“锺室”的具体位置,但是在局部发掘的6号建筑中,存在多个配殿和附属建筑,而且发现了地下通道。不难想象,所谓的“锺室”很有可能就是其中的某一间房屋!没准就是眼前的F1。
2014年1月8日
参考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考古》2011年第6期;刘振东、张建锋《西汉长乐宫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2006年第10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