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和老师同学前往西安文理学院参加了一个有关西安历史文化的会,其间参观了位于学校明德楼六层的“关中民间艺术展室”,由于时间有限,参观较为匆忙。
展厅内收集了关中地区明清以来的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手工技艺等为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建筑复原、木雕石雕、古典家具等重要的文化符号。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展品有:秦王府遗址出土的龙纹瓦当,西安鼓乐演出用服和汪天稳制作的皮影。据说这块龙纹瓦当是这个展厅最珍贵的展品了,瓦当不是很圆,后保留有一段筒子,表面微微残留有黄色的釉痕。在瓦当内有一圆框,一条龙盘旋其中,面目狰狞,身体粗壮,四肢短小,身下的纹饰如波浪翻滚,又似云雾缭绕;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所展出的服装是演奏西安鼓乐时穿着的,据说有唐代服饰的特点;这里展出的皮影均为皮影鉴定专家汪天稳制作的,其制作的皮影在很多地方都获过奖,并被一些重要博物馆收藏。
关中民间艺术展室面积和一个教室差不多,展品价值也十分有限,平时一般不对外开放,参观的话必须提前预约。目前很多高校都热衷于开办博物馆,但是在其中也有不少问题,如开放时间不能保证、主题不够鲜明、藏品数量少、对外宣传不够等。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博物馆在高校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学生们!
2013年11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