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观市金台区北坡森林公园半坡处,始建于元朝末年,因明代道士张三丰在此处修道,因而闻名。《明史》卷299《张三丰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我爸爸的爷爷,就是我太爷,就与金台观为邻。所有很早就听说过此观,也路过多次,但是一直没想过进入参观。现在我太爷已经不在很多年了,房子也早就拆除了,没想到这时候竟有机会一游金台观。离开北首岭遗址向西南不远,金台观就出现在了山腰上。过去很不起眼的,沿着盘山的小路上到半山腰,路边面西有一座小山门,进去才看到。现在大不相同,扩建一新,从山地直达半山,新建了牌坊、亭子、山门、钟鼓楼等一系列新的仿古建筑,从山下仰望,看到宽阔向上延伸的数重台阶,加上炽烈的阳光,实在就不想往上爬了!过去那种清幽的感觉荡然全无!
爬上漫长的台阶,买了5元的半价票,就进入古建筑区了,与刚才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相比,这里好狭小呀!过去面西的山门被拆除了,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中心对称,之前在书上看中轴线上依次为:玉皇阁、三清殿、三丰洞。两侧有灵官殿、太子殿等。可是实际却不是这样的,貌似改造过:玉皇阁变为了灵官殿,三清殿成为了玉皇殿,两侧则分别为三清殿与三官殿。东西两路有真武殿、祖师殿、娘娘殿、
太皇宫等,布局紧凑,主次分明。
三路建筑之后是临山开凿的数座窑洞,以供奉张三丰的窑洞为中心,根据山壁的走势分列左右。每一座窑洞中都供奉有不同的神灵,不仅限于道教,还包括姜嫄、关羽、药王和财神等。窑洞分为上下两层,由于上层正在修缮,未能登临。
在门票的简介上得知,金台观有三宝:瓜皮书、翻耳瓦罐和神锄定柱。立于大殿两层的瓜皮书一眼就看到了,可是其他两件一直未见,于是冒询问这里的道士。他告诉我们“翻耳瓦罐”已经不在这里了,被请到了宝鸡市博物馆中;“神锄定柱”就在玉皇殿门前两侧柱子下最下面,跑过去蹲下仔细端详,果然在两侧柱子下面分别垫着一件锄头的铁质顶部,不说没人会注意到的。
2013.9.12
参看文章:田苗《宝鸡金台观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