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2014-02-19 11:49:18)
标签:

文化

分类: 墓葬

       3月29日,用了一天的时间与郭海文老师一起考察了礼泉与泾阳境内的唐代帝陵,其中包括:昭陵北司马门遗址、韦贵妃墓、长乐公主墓、李勣墓、贞陵与崇陵,并顺路参观了郑国渠首遗址与安吴青训班。

       2001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以昭陵六骏为题材的邮票,当时在咸阳市的中心广场举行了首发仪式,场面很热闹的,这是我对昭陵第一次有了认识。昭陵六骏原先所在的昭陵北司马门遗址,明清时期称作祭坛,与身后的九嵕山主峰相应,是昭陵的标志。考古发掘的昭陵祭坛遗址,包括明清祭台与唐代北司马门两部分遗址,现在在遗址上一起进行了局部复原展示,从北向南依次有五道平台:第二道平台东侧立有众多御制祝文碑;第三道平台边是明清时期的山门,之后两侧为双阙与列戟廊;第四道平台是昭陵北司马门遗址,其间有东西向排水道从后穿过;第五道平台中间是享殿遗址,两侧就是安放昭陵六骏与十四国番臣像廊房的遗址,昭陵北建筑遗址群至此结束。

      这回是我第四次来这里了,但感触最深的还是2002年4月时第一次来这里情形。2002年家里买了摩托,家人带着我顶着烈日前往昭陵,本以为就像西汉帝陵一样在田野里,或是像乾陵,翻过一道山岭就到了。可是进入九嵕山山区后,拐来拐去不说,山头翻过一座又一座,周围也不见几棵树,在一些地方,公路的一侧就是深渊。最后终于在一处平台停下,眼前就是昭陵祭台,周围不见一人,又是中午,安静的只有风声。 当时的祭坛可看到的东西并不多,毕沅所书的石碑就立在通往祭台土路东侧的小树林边,向南明显有几道平台,其间还残留有几段明清时期的留下路面。几道平台记不清了,只是一道平台上东西向有两列石碑,最上方的平台两侧,是新仿的昭陵六骏雕塑,位于原先基址的后面。

      2005年五一来时人山人海,祭台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四周有警戒线,印象最深的就是享殿遗址,当时已经被完全清理出来来,其间密布着柱础。2007年再来时,竟然发现这里被圈起来了,参观还要收费,就没有进去。2009年获得了一张昭陵旅游的套票,前来一看,发现祭台遗址已经面目全非了,搞得简直太可怕了!一路用青砖铺就的大道直达山下,路中间与两侧到处立着一些乱七八糟的石碑不说,还有路灯,走在这里就像走在某个步行街上。

      真想说一句:“小崔没文化!”(坊间流传,90年代西安南北大街进行了拓宽改造,曾经的老城焕然一新,领导人前来视察并登上南门城楼,市长向其热情地介绍了眼前的繁华,当走下城门时,领导人笑着对市长说:“小崔没文化!”)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唐代帝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