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这首诗是程大昌在《雍录》中对翠微寺荒凉景象的描述,也说明了这里就是当年的翠微宫的所在,而其中的“天子”和“僧”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和玄奘。翠微宫和华清宫、玉华宫、九成宫并称为唐代皇家的四大夏宫,分布在都城长安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是由于翠微宫道路崎岖陡峭,加之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在这里驾崩,建成不久此宫就被改造为了同名的寺院,失去的离宫的地位。
从郭杜沿西沣路一直向南,穿过滦镇进入沣峪口,由于这条路穿越秦岭,所以车辆总是川流不息,要是节假日还堵车。进入山谷不久,一座新建成的四面观音像就闯入了视线,从这里向前绕过几个弯,在公路的左侧一条同样宽度的土路出现,路边指示牌说这里是篙沟,翠微宫遗址所在的黄峪寺村就在这条土路的尽头。
在盘山的土路上行进了好久,当上到山顶时才发现这里是一块难得的山间平地,南面一座高峰突起,北面可以望到西安市所在的大平原。黄峪寺村不大,村里的房子也不紧凑,大体分为了南北两部分,翠微宫的遗存只有一件石佛和石狮子,石佛在村子南部的山岗间,有三个人的大小;而石狮子在村中的学校里,有一只狗那么大,旁边还有一柱础。
最有意思是在旁边青华山上的石卧佛,就是路途有些远了,在村西口公路的转弯处有一个山梁,从这里出发沿着一人多宽的山路大体向北约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到坐落在一整块石头山顶上的卧佛寺了。卧佛在寺院的左侧五层楼的最下一层,整个卧佛因山壁雕凿而成,被四个窑洞分为了头、胸、腹和足四部分,头东足西,头下还有一枕头,体型显得比较胖。此窟可能与南部的翠微宫或者是翠微寺有联系,但并不好说。
离开卧佛寺,如果不想原路返回,可以一直向北下山,一路上还有零零星星的寺庙四五处,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达山下的环山公路了。发现下山的路上正在修上山的盘山路,以后来这里应该就方便多了。
2012年3月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