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无耻的收割世界财富?
(2022-04-06 10:31:23)2022-04-05 15:03:2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有必要摆脱美元的统治地位,因为美元已从普通的支付、结算和投资工具变成华盛顿的政治讹诈手段。美元地位正在遭遇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质疑。
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措施将激励一些国家采取去美元化战略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国家正在就以何种货币进行贸易结算重新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日前表示,西方在俄乌冲突后对俄罗斯发起的金融制裁可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导致全球金融体系更加“碎片化”。
戈皮纳特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包括对俄罗斯中央银行实施相关限制措施在内,西方制裁可能推动一些国家形成基于贸易的小型货币集团。在全球贸易中更多使用其他货币将导致各国央行持有的储备资产进一步多样化,其他货币可能会因此发挥更大作用。她补充说,俄乌冲突还将刺激数字金融发展,包括加密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等。
自2014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多轮经济金融制裁措施,试图将俄孤立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之外。国际金融协会2月28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美对俄经济金融制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美国和欧盟对俄实施多项经济金融制裁措施,重点针对金融、能源和国防行业,以对俄实现精准打击。
第二阶段,2017年至2021年,美国以俄涉嫌干涉美国选举、对美发动“恶意网络攻击”、俄前特工在英国中毒事件为由,对俄采取多轮单边经济金融制裁措施。这主要包括制裁多位俄经济寡头及其控制企业以及“北溪-2”项目参与企业,限制美金融机构购买俄罗斯国债,冻结受制裁的俄罗斯个人和实体在美资产等。
第三阶段,今年2月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幅升级对俄制裁措施。这主要包括冻结俄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在美资产,限制俄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进行商业交易的能力,将部分俄银行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冻结俄央行资产并禁止与俄央行交易等。
国际金融协会指出,为削弱美国制裁效果,2014年以来俄金融机构和企业大幅削减了外币债务,俄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也大幅减持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增加黄金储备。同时,俄开发了本土版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以部分替代SWIFT支付系统,积极寻求以卢布和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
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朱莉娅·弗里德兰德警告,美国对俄发动“最顶级”经济制裁不仅将直接冲击俄经济、与俄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中东欧国家,也会对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稳定造成破坏性影响。
长期来看,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措施将激励一些国家采取去美元化战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自欧元诞生以来,美元资产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已从71%降至去年第四季度的58.81%,为26年来新低。这表明各国央行在逐步减持美元。
强权支撑了美元霸主地位,肆意妄为也将损伤美元信用
买家在日本东京秋叶原购买一台价值数十万日元的尼康相机,尽管上面可能印着“泰国制造”,最后收到的却是以美元计价的信用卡账单。整个消费过程看似和美国没有任何关系,但美元就这样“不请自来”,要求在这笔跨国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就是美元的特权。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元一直是用于国际交易报价和结算最重要的货币。没有哪种货币像美元一样,渗进世界经济的血液之中。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从贝壳、铜钱等到金银,从中国宋代出现的纸币交子到纸币和黄金挂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货币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到现如今的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发行权完全取决于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即一个国家可以根据市场和国家需要发行货币。
美国建国时间短,并没有经历货币形态变化的全过程。回顾美元演化的进程,开始即是用于国际贸易的黄金,1944年成为黄金美元,也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现“双挂钩”或“双盯住”;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绑定石油,从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石油美元,实质上变成了信用美元,靠美国国家信用支撑;发展到最近十几年,美元成为债务美元。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
美国是唯一有能力、有意愿吸收全球超额储蓄,并接纳相应贸易逆差的大型经济体。顺差国拿着积累的美元购入美债,相当于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融资,美国拿着从顺差国借来的资金再度购买其产品,顺差国则拿着挣到的美元再次购入美债。如此往复,手握美元霸权,美国制造出越来越多的赤字和债务,滋养美国资本的贪婪。
而今美元屡屡被用来加强对其他
后一篇: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投资中国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