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母钱细致讲解(suntao)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是老子阐述万物关系的哲学思想,“母”就是母体之意,因为“有名”万物便出现了,即是一种母子关系。正好引用这句话来讲解一下古钱币的母与子。
最近总是有人问我南宋母钱什么样。南宋样钱什么样。在这里,我今天就给大家结合实物来普及一下南宋母钱和样钱的知识。从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来说,有子就必须有母,否则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如果不认宋母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观,道为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从而衍生万物。这篇我们就结合老子的思想来阐述一下古钱币的级次关系,在这里我先把南宋钱划分几个级次。最高级次为雕母。虽然宋钱的雕母一直没有发现公认的,但是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他肯定是存在的,不可能凭空而生。戴志强先生也在《两宋木质雕母钱的发现和研究-兼论宋钱的铸造工艺》一文中也对木质雕母的发现做了详细的阐述。宋代雕母可能是象牙材质也可能木质或其他材质,但是由于时间与历史背景,没有保存下来。所以雕母为所有钱币的起源,也就是老子的核心思想“道”。道是唯一的,也是无形的,为万物之宗。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思想,先有了这种思想就知如何去雕刻。道生一,一为雕母,一生二,这里的“二”就是指钱样,为雕母直翻。二生三,三就是指母钱,为钱样直翻。三生万物,万物就是所有的子钱了。
最近总是有人问我南宋母钱什么样。南宋样钱什么样。在这里,我今天就给大家结合实物来普及一下南宋母钱和样钱的知识。从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来说,有子就必须有母,否则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如果不认宋母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如果我们想去确定这个钱币是不是母钱,我们就必须要了解这个版式的铸造级。子钱的铸造级数据在多少,母钱数据在多少,样钱数据在多少。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要对南宋钱币充分了解,多过手,多统计,才能得出的结论。所以想确定是不是母钱,钱币的直径是一个关键点。但是也不是直径大就是母,还要结合我前面说的精度,和最主要的同版对比。
根据我近几年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子钱可以确定它的一个数据范围,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范围作为一个基础数据。比如子钱的基础数据在28mm-30mm以内,那么比它高一个级次的范围就在30.5mm-31.5mm也就是母钱的数据范围,比子钱大0.5mm-1.5mm,(南宋钱币的缩水是要比北宋要大的,因为南宋钱币铅锡含量高,材质不精,所以自然母钱的尺寸也相比北宋要大不少)因为翻砂铸造缩水和后期打磨的原因母钱至少是要比子钱大0.5mm左右的。31.5mm-32.5mm我们可以作为钱样的一个数据范围,比子钱至少大1.5mm-2mm。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的去区分它的一个铸造级次了。
经常有人给我发图片让我看是不是母钱,我先来整理一下大家的误区,也是一些经常被误认为是母钱的版式,首先就是睦洲神泉监铸造的淳熙元宝折二顺点熙系列,因为整体子钱铸造的精度都高,基本背郭都是非常规整的,而且有的版直径也大,比如,顺点熙背十,顺点熙十一,绍熙元宝顺点熙背元,直径过31的,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在子钱的一个铸造级次范围,并不是精度高了,直径过31了
,就可以确定他是母钱。这是一个误区。还有就是皇宋元宝折二的背元
,也是直径比较大的一个版,子钱过32的也是有一些的,但是他还是属于子钱的数据范围,其次就是折二淳祐元宝背十二,因淳祐背十二有很多的初铸大样,直径很多过31,很多人也会误认为是母钱,其实也是子钱的一个铸造级次范围。然后就是绍兴建炎的正字版,其铸造精度极高,穿孔呈斜坡状,也会被误认为是母钱,其这一类本身铸造精度就高,想确定其母钱,就必须要有非常高的说服力,以及实物的论证。
那么,我们直接图文并茂,拿现有的实物来论证这一观点,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确定是母钱,还是钱样。我们来看(图1)开庆通宝折二背元。几个铸造级次的细分,首先我们看面文,其文字风格是没有变化的,最大的变化就是缘的宽窄,形制的大小,直径最小的为细缘小样【左上】
直径在28.3mm-29mm为后期子钱铸造级次。其次为正样【右上】
直径在29mm-29.5mm为中期子钱铸造级次。【左下】直径在30-30.5左右,为早期子钱。所以,从28.5mm
30.5mm的数据都是子钱的铸造范围。想要确定其母钱,就必须要高一个级次,直径至少要大0.5mm,这和翻砂铸造缩水和后期修整打磨有关。其开庆通宝背元的母钱大概应该在30.5mm-31.5mm之间(但也有人会问,28.5mm的子钱,他的母钱是不是在29mm-30mm,其实这么说也不是不无道理,也并不能反驳,这个还需以后的研究去考证。因为还没有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也不好区分。所以我们就以公认母钱为标准)但最上面的那个直径在31.2mm为开庆背元标准的母样制式,其铸造级次相比子钱整整大了一毫米多,穿孔背郭及其规整
地章细腻,整体呈飞碟状,中间厚,边缘薄。非常有力度的可以证明南宋钱样的形态。
我们再来看一个淳熙元宝分点熙背十六的铸造级(图2)下为淳熙分点式背十五的子钱,其铸造级次在29.5mm-30.2mm之间,上的是淳熙分点式背十五的母钱,直径为31.3mm,整体铸造精度很高,其整体呈非常规整的飞碟状,铜质细腻,字口犀利,穿孔精修,有打磨痕迹,为非常标准的母钱制式。
再来一组咸淳折二背三的子样对比(图3),左上为咸淳背三的子钱,数据在28.5mm。右上为咸淳背三大样,直径在30mm,为早期子钱的铸造级次,经过我们大量的实物对比得出,咸淳元宝折二背三的子钱范围也就在28mm-30mm之间,其母钱肯定得在30.5mm-31.5mm之间,才最有说服力。下为咸淳元宝背三的样钱,其直径在32.2mm,直径硕大,比子钱整整大了2.2mm,也呈飞碟状,为标准样钱制式。
最后再来一组乾道元宝折二阔元背星月楷书版的子样对比,(图4)左为阔元的普通子钱,直径在28.6mm,经过我们整理分析得知,阔元背星月子钱铸造级次一般在28.4mm-29mm之间,根据理论分析,这个版的母钱应该在29.3mm-30.5mm这个范围,而右图为乾道元宝阔元背星月的样钱,它的直径达到32.2mm,直径硕大,比子钱整整大了3mm以上,整体文字也比普通的大了很多,铸造精度极高,地章细腻,铜质精良,为乾道元宝阔元版的标准样钱,也是教科书级的东西。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来,其无论南宋母钱还是样钱,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直径大,精度高,都呈有规则的飞碟状。但是也不是说没有飞碟状就不是母钱,或者飞碟状都是母钱,经过我们实物考证,其飞碟状的这一类样钱,基本都是出自永平监,或许这应该就是永平监制钱的一种规律。先用软质材料,类似象牙,木质,雕刻母钱,然后用雕母去翻铸一部分样钱,再从样钱中去挑选出一部分进行修穿打磨后去翻铸一批母钱,然后母钱再开始大批量去铸造子钱,这应该就是南宋铸币的过程吧。这些也是我用实物去考证推理的,但并不代表实际的过程,仅代表个人观点。具体还需要我们共同去发现,探讨。因为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大家可以去对比,总结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私信我,共同探讨学习。
我们再来看一个淳熙元宝分点熙背十六的铸造级(图2)下为淳熙分点式背十五的子钱,其铸造级次在29.5mm-30.2mm之间,上的是淳熙分点式背十五的母钱,直径为31.3mm,整体铸造精度很高,其整体呈非常规整的飞碟状,铜质细腻,字口犀利,穿孔精修,有打磨痕迹,为非常标准的母钱制式。
前一篇:吴三桂的利用通宝意义深远
后一篇:利用通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