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2019-05-25 11:18:11)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英雄祭》汉御天下

心怀苍生不畏险,国强民壮无所惧。

为国为民抛热血,无私奉献永不朽。

在此向所有、为民族、为人民、救灾、救险、排难的英雄致敬!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以下请大家读史赏物:     

        此“御赐金牌”应为清代皇朝颁发给李鸿章专门荣耀的勋牌,尺寸:长宽高7x4.5x0.7cm,材质紫色透明材料为极品蓝宝石级质材,超大件材料精制而成,质地坚硬,晶莹剔透,沉重下坠感强,正面在减地框内描绘极具威武的法绿腾云之龙,极为生猛,神龙戏珠,气势非凡;龙云纹饰及蓝色内框采用画珐琅彩,四周边框镀金,牌眉卷云状纹饰也镀金层,金光闪闪,宝光四,周边镀金层呈天然磨损之状,熟旧自然;背面四周同样镀金,在减地框内为素面,上下白楷书“御赐李鸿章”字样,在背面减地的素面框内,透影出正面的神龙戏珠纹饰也同样栩栩如生,有飞龙在天的感觉,神韵十足,晚清虽没落但象征一代大清皇朝的气势与威仪体现出“皇恩浩荡”的气派;本牌极为罕见,比其它御赐勋牌做工精度及难度高并且更为之精细和精致,其行制及等级高于以往之御赐奖牌或洋勋牌;设计独特,工艺复杂,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超凡脱俗,令人爱不惜手!是体现当时大清皇朝展现威严与威仪颁发给重臣李鸿章为清皇朝做出重大贡献之最高荣誉的勋章,以资清皇朝对其之器重与振兴的莫大之寄望,是极其珍贵的历史实物标本。

欢迎名位同好雅客赏评指正!

相关知识:

       古代君王给有功之臣奖赏的时候,要么是升官,要么是封侯赐金银或物宅之类的。后来有的皇帝发现这些还不能满足一些功臣的功劳和功勋,汉朝皇帝刘邦就发明了丹书铁券。当时刘邦与功臣们订立了丹书、铁契、金匮等,基本就是先给大臣们金银珠宝的赏赐,再封爵位赐宅子,然后用丹书的形式写在铁板上,再封藏至匣子里面,最后封锁在石屋里面,以彰显圣皇刘邦爱才之心及表彰功德留誉,激励并传扬后世。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在位的君王又增加了一项免死的特权,这时候就出现了“御赐免死金牌”。这可是非常大的一种特权,不管犯了什么罪行,只要亮出“御赐金牌”,即可免除死罪。因此,起初很多朝廷的官员都很想要一块这样的金牌,不仅威风,而且关键时刻还能救命。唐代李白因诗书出众被唐玄宗颁发了面“御赐金牌”,到处吃喝不愁落得潇洒自如,无后顾之忧作诗不断,不愧为“诗仙”。如此“御赐金牌”也令以后历朝沿用这条表彰荣誉及激励朝中有突出或重大贡献的朝人重臣或皇亲的御赐金牌规定。

在清朝这种御赐金牌的规定及勋章或勋牌的奖励制度也得以广泛沿用:

1、其中颁发的“大清御赐金、银、铜牌(福州船政成功)”机制币就是表彰和褒奖福州南洋船政监督及教员功劳的奖牌。并且见证南洋船政150年风雨历程。1866年,时任闽江总督的,上奏朝廷提出抵御外来侵略,必须建立一支新式海军,要建立海军必须培养自己的造船和海军人才。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一批官员主持下,清政府开始在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福州马尾设厂造船,兴办船政学堂,使之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祥地。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福州船政创办初期,聘请了数名掌握科学技术、熟悉船政制造与教学事务的法国人来当监督和教员,并签订了“保约”。“保约”中规定,自船政铁厂开办5年内, “保令外国员匠教导中国员匠,按照现成图式造船法度,一律精熟,均各自能制造轮船,并就铁厂家伙教令添造一切造船家伙;并开设学堂教习法国语言文字,俾通 算法,均能按图自造,教习英国语言文字,俾通一切船主之学,能自监造、驾驶,方为教有成效。”
  1873年12月,五年期限将满时,中国员工已能自己设计、自行造船制机。船政大臣沈葆桢会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联合上奏,以洋员“教导功成”,请予以奖励并筹奖金及遣散费。经朝廷批准,共发下赏银及遣散费15万两。1874年为了表彰和褒奖监督及教员的功劳,沈葆桢上奏“洋教习悉心教练,著名微劳,请赏宝星以示优异”。为了表彰他们,清廷又颁发金质、银质、铜质奖章,以资奖励。

2、清朝末年,中外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许多国家为了联络情谊,对外国重要来宾如使节、考察官员、游历要员等,往往赠以本国勋章。然而,清朝政府按传统却是赠赐马褂、花翎、顶戴等物,与国际惯例很不相宜。于是,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向朝廷上奏了勋章章程,建议设置“双龙宝星”勋章。这个奏折和勋章章程、勋章图案很快就得到批准,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勋章-御赐双龙宝星勋章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清光绪早期内廷御赐双龙宝星,方形,银质,面双龙图镶珐琅,中心镌刻满文,四角刻有“御赐双龙宝星”汉文字样,早于各种等级星状大清御赐双龙宝星勋章,应为光绪早期仅颁给洋员之勋章。

“双龙宝星”勋章外形为星状,以龙为标志。勋章共分五等ll级,双龙宝星以金银珠宝制作,价值不菲。不同等级的宝星,主要以其颜色和所饰的珠宝相区别。如上等第一级用赤金地,法绿龙,起金鳞,上嵌大珍珠一颗,团龙内嵌小珍珠一颗,沿边用小珍珠镶嵌一周,赤金星芒;头等第二级用金地,法绿龙,起金鳞,上嵌光面小红珊瑚,中嵌光面大红珊瑚,外镶小珍珠一周,赤金星芒。除头等第于、二级外,其余等级在颁发时还附有执照以为凭据。头、二等由总理衙门制造颁分别发给:头等第一,专赠各国之君;头等第二,给各国世子、亲王、宗亲、国戚等;头等第三,给各国世爵大臣、总理各部大臣、头等公使等。二等第一,给各国二等公使等;二等第二,给各国三等公使、署理公使、总税务司等;二等第三,给各国头等参赞、武职大员、总领事官、总教习等,三、四、五等何处奏请颁赏即由何处照式制造颁发,执照则由总理衙门统一加盖关防。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头等三级双龙宝星勋章)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第二等第一级御赐双龙宝星勋章大绶绶章、挂章,全套二枚)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第三等第一级御赐双龙宝星勋章)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第三等第二级御赐双龙宝星勋章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第四等双龙宝星勋章

 双龙宝星奖励在一开始就是以洋人为对象而设立的,最后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不过,在《奖给洋员双龙宝星章程》公布以前,似乎也考虑过对本国臣民实行宝星奖励,如1881年2月李鸿章在《奏出洋肄业在事各员请奖片》中就奏请朝廷对在北洋水师任职的留洋优等毕业生赏以三等双龙宝星,按理朝廷也当允准。1881年冬公布的《奖给洋员双龙宝星章程》,又进一步明确规定宝星是专门赏给洋员的。双龙宝星只颁给洋员,而对国人却没有相对应的勋章奖励制度,这种重外轻内的做法明显不够妥当。

然而,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才由外务部奏准双龙宝星此后不再限于颁发给洋员,对于本国外务部官员及出洋各使亦可颁发,以适应外交场合之使用。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佩带双龙宝星勋章的晚清重臣李鸿章)

双龙宝星上用汉满两种文字写明“御赐双龙宝星”字样。作为对等面目出现的外交礼品,“御赐”两字表现了清政府的妄自尊大。“双龙宝星”的设计也是土洋结合,同时也折射出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背景。

3、清代御赐养老牌。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一块中国清代御赐的银质养老牌。这块养老牌见证了清朝历史上规模盛大的千叟宴。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这枚御赐养老牌,长13.5厘米,宽8.3厘米,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荣禄(荣禄,清末大臣,溥仪的姥爷)墓出土。此牌为银合金制成,呈椭圆形,上有如意祥云状牌首,两边各有耳状圆孔,可作系挂之用。牌身正面纹饰分为两层,外层两边高浮雕二龙戏珠,其下为寿山福海,龙为五爪,张口吐舌,气势生动,身上鳞片雕琢精工系錾刻而出,一丝不苟。正中铸铭文“太上皇帝御赐养老”,其背面则刻有铭文“丙辰年太极殿千叟宴重十两”。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他继承了宋明时代就开始的官员退休养老制度,对退休仕宦从优待遇,有利于定国安邦,乾隆皇帝办“千叟宴”可谓引领全国敬老风尚。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按照清廷惯例,每五十年才举办一次千叟宴。据史料记载,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曾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席间,乾隆同与会者和诗作乐,奏《千叟宴乐章》等。

  这枚银牌是嘉庆元年所制,因此有“太上皇帝”之称谓。该银牌由内府工匠采用银皮捶揲打制而成,“御赐养老”四字由时任军机大臣兼大学士的阿桂书写。银牌当时赏赐给与宴者从70岁至90岁以上的老人,以志盛会纪念。老人每长五岁,银牌为一个档次,分别赏10两、15两、20两、25两、30两养老银牌一面。据说,凭此信物可在其所在地衙门支取养老费用。

 清朝有明文规定优待老年人,诸如高龄生员赐举人、官员全俸退休。《大清会典例》中还有“存留养亲”的律例,明文规定:凡应判刑的罪犯,若家中祖父母、父母年龄都在七十岁以上的,或者家中守寡的母亲守节已经超过二十年,家里又没有成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男孩,可申请不判死刑,不流放,以此尽量避免一家没有后代奉养父母老人,或者从此绝了后代。但如果被害人也是父母老弱或者患有疾病的,罪犯就只能照原罪判刑了,以不让受害人家中老人感受不公平。

3、清代皇朝当时应脱离旧制结合中西文化,除御赐黄马褂,花翎,顶戴之外还专门颁发给对朝廷有突出成就或重大有卓越贡献的朝廷器重的大臣或皇室成员的沿西制之荣誉勋牌等,应铭有“御赐”的字样,以显朝廷之威仪与彰功者之功德荣誉,励以发扬与传颂,应多为珍贵之质材所造,皆名贵尤精,举世珍罕难得。(如本藏之“御赐李鸿章金牌”等)。

4、另外设置的其它奖励性奖牌,清代还设立过一些专门性的或临时性或地方性的奖章(牌),如商勋、农工商部奖牌、北洋大臣奖牌、四品功牌、十品功牌等等(请参阅本博此前发布的《珍罕铜币-四品功牌(清代)》)。其中,商勋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奖励工商业发展而设立的,共分五等,制作亦甚精。

大清顶级勋章-御赐李鸿章金牌

李鸿章人物简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