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丞公潘斯濂家传(七)
七. 提督山东学政
由于清末科举考场腐败频生,潘斯濂常牢记前辈何文安公的教诲。何公说:“科举考场中,多一人查弊,就可能多一人作弊,所以务必掌握监考工作中的要领,不需设置过多繁杂的环节,以免徒添弊乱。”因此,潘斯濂在山东督学时,十分谨慎监督院试的发榜环节,要求批卷的考官要先列好名册,上报备案,然后发榜复试,发现入围者有异常可据此查处。
因为之前常有不良的考官向考生索取馈金,还根据金额的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有不如意的还将考生留堂到很晚。而督学的学使通常会因为怜悯那些考官薪水很低,而纵容其行为,致使学风不正。潘斯濂最初督学济南的科举考试,就遇到两个不良的考官。他们索取考生馈金未遂,竟截留考生的成绩不报,后事发受侦查,这两名考官连忙准备酒席求通融过关。潘斯濂怒斥其知法犯法,将两人立即解聘。其他人见状均引以为戒,考场夙弊为之一空。(图:古代科举考生报名时要拜孔夫子和考官。)

钦差学政不但要监管本省科考,还要负责考官的选聘,而报名者也是性格各异,良莠不齐。有天选拔时,提调官带上一名脾气刚烈的候选考官,没有把钦差大人放在眼里,当他看到有学生进来时,更是横眉怒目,言语有异于常人。潘斯濂就叫学生先出去,把这位候选考官请入厢房,与之单独谈话面试。助手就问他何故,潘斯濂说之前查处贪渎的考官,是因为他们有违王法,必须严惩。现在这位学官虽然藐视上级,无非是想体现儒学师者的尊严,以教化学生而已。周围听者都对这位提督学政大人肃然起敬。
潘斯濂在山东督学的第二年,家乡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正月初一时潘斯濂的正室夫人,即长子誉徵、次子誉韶的生母黎夫人不幸病故在家中。黎夫人与潘斯濂相敬如宾三十多年,而且深得婆婆梁太夫人的喜爱,不久前刚派出长子誉徵长途跋涉来到山东济南,照顾带病上任的父亲潘斯濂,没过多少日子,南海老家中的黎夫人就弃养而去了。痛失贤妻,潘斯濂不禁怆痛泪下。由于朝廷刚下谕旨:“命山东学政潘斯濂留任”,皇命在身不能擅离,潘斯濂就吩咐誉徵立刻赶回家中,要十分体面地,按照隆重的礼节去办理丧葬事宜,潘誉徵含泪拜别了父亲,启程南归。
1871年初,潘誉徵在家中把母亲黎夫人的事情妥善处理好,不久,就带上奶奶梁太夫人,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济南,由潘斯濂亲自照顾自己的老母亲。这年的五月夏天,潘斯濂的第四个儿子潘誉恩出生了,为侧室李夫人所生。
潘斯濂身体一向清瘦,担任山东学政后竭尽全力整顿科场漏弊,压制贪渎之风,保障科举考试在公平的环境下顺利完成。由于太过操劳,潘斯濂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往往在每次重大的考试完成后就出现这种病情,十分令家人担心。
好在三年紧张劳累的提督山东学政生涯即将结束,生活也慢慢平静下来,潘斯濂的咳血症状也慢慢自愈了。1873年的秋天,收到回京诏书后,潘斯濂吩咐上下打点行装,要求长子潘誉徵小心侍候梁老夫人,先行南归家乡。然后潘斯濂就与随从回京面圣覆命,完成了这三年督学山东的钦差大臣使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