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丛记(中)
摘自清末进士潘敬《樵山续著》
东陵又称福陵,其丘名天柱山,古所谓东牟山者是也。天聪三年二月清太祖之灵,卜藏于此,并建寝殿。顺治八年(这时满清已基本统一中国),复盛事增饰,遂有今日之壮观。[按满洲共有三陵,一永陵,为清远代祖业藏地。一昭陵,即彼所谓太宗庙者是也。而东陵为彼太祖之佳城(陵墓)。自顺治以下之陵寝,概在北京郊外。]
风水最佳,距沈阳城东,约三里,位于浑河右岸。全丘老松参天,古色苍然,层楼朱壁,绿瓦生辉。门内石制之狮象獬豹骆驼等,与康熙所撰“圣德神功碑”,尤令凭吊者代有蒲柳宫墙之感。祭殿之后,为隆恩殿,高帝高后之神位,设于内。更后,即此一世英雄(努尔哈赤)之永眠地矣。

北陵称为昭陵,其丘称为隆业山,在沈阳城北,约一里有半。弥望牧地无际,直与铁道线相接。风水之雄大,虽稍逊于福陵,而规模宏壮,突过于前。周围约六百余丈,殡宫之前,有石马二,一名大白,一名小白,闻为太宗生前爱马之模型。陵中建筑,一如福陵。惟北陵因距沈阳较近,且有铁路交通,故凭吊者络绎于道,至福陵则游踪稀少矣。而北陵附近又有法轮寺、长宁寺、黄寺等。法相庄严之宝刹,凡游客之赴昭陵者,大率就便瞻仰。盖法轮寺有北方之护国塔,及天地佛之喇嘛像,长宁寺为帝都时代之宫苑。而黄寺者,又有迈达里之灵佛,皆考古学有名之资料也。(昭陵为清初皇太极的陵寝)

辽宁[即沈阳]既为满洲二百七十年之旧都,名胜旧迹,为数实夥。小西边门外,有实胜寺、延寿寺,而实胜寺即为黄寺,隶于蒙古喇嘛,其长老曰大喇嘛,实为满洲勅建之寺。西塔在延寿,盖为守护奉天四塔之一。小西门有清真寺、大清宫、贤王祠、药王庙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