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清早的“胡话”

(2024-01-20 05:42:55)
分类: 个人表达区

蔡志忠老师曾说过类似的话:“很多人都说我很辛苦,其实我一点儿也不辛苦,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都在享受。”我时常跟孩子说:“千金难买你乐意。没有人可以左右你,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要什么。”人与生俱来就有“依赖”的心理,一份依托让人的心予以安定,也是人得意“躺平”的理由。我说:“人与生俱来就喜欢偷懒,因为随心所欲做着‘摆烂’的事情,多么自由而洒脱。”这个世界上真正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毕竟是少数,有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心底里极度抗拒这些任务,却又不得不完成,于是拖延症就应运而生。可见,拖延症的产生源自“不喜欢”,看来“不喜欢”是很多不良习惯得以产生的“原罪”。

人就是个奇妙的物种,心理上的那份“爱”会让自己义无反顾,即使是千难万阻也难以让你停下前进的脚步,仍是一往无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内心但凡有一丝的“不情愿”,犹豫开始产生,并慢慢扩大,到最后变成了“厌恶”。工作中,为领导而为的事情,总是不愿接纳的。很多时候,逼迫着向前,一拖再拖,真的没有办法后,只能赶鸭子上架,草草了事。

换个角度想,很多时候也是自己偏激的想法导致了不该有的“煎熬”。有些任务固然是自己不愿接受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但终究要去完成,何不提早一点点,让自己更加从容而淡定呢?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之中有所煎熬,最后要用“通宵奋战”来为难自己,与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呢?再次说明,人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生物。每一个个体都充满了独特性,每一个个体不见得都能很好了解自己,更不用说他人对你的了解定是全然无知的。

因为“不喜欢”而带来的“拖延症”是该好好纠正一下。习惯性的“拖延症”也需要好好面对,并想法子克服。生命中的“不喜欢”时常出现,人终归需要去面对。在“不喜欢”之中找到一丝丝“喜欢”的理由,给予自己去实践的动力,应该也算是自己的一大本领吧。

生活很美好,生而为人很有趣,人生在万般“不确定”之中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一个个“小确幸”。自我能够把控的人生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在过程之中不断通过自身努力,确定一个个“确定”,完成一个个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不害怕,不迷茫,锐意进取,即使有千难万阻,依然乐观面对。一切外在都是自我心理的投射,心怀阳光,看一切都是“明亮”。在阳光之下,且歌且舞,一路向前。在时间的洪流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往回走,只可一往无前。可以回望历史,但永远无法改写历史。

   回望、接纳;展望、期待,让生活充满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