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行动的前提
(2023-10-01 18:35:16)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个人表达区 |
第一次听到“执行功能”这一专业术语,让我联想到“执行力”,就是行动力。听完专业解释,发现自己一开始的理解是对的。父母如何通过陪伴来提高孩子执行功能的发展?不仅仅是父母,可以范围扩大到所有施教者。于老师还提出“执行功能技巧”的概念,即是指调节思维、感受和行为以达成目标所需的全部认知技能。
具体落到操作中。于老师指出学习执行功能技巧和学习新菜谱一样,先要明确方法,然后实践,不断反复练习。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5各方面来进行训练:1.示范;2.重复;3.一致性;4.一致的流程;5.一致的规则。示范即是父母的示范。平时教育学生过程中,与家长沟通中,我也是时常提醒家长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扪心自问是不是这一类人,自己为此做了什么努力。父母的一言一行无形中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常有家长总是说孩子丢三落四,磨磨蹭蹭,我想,背后一定有这样的父母。见过很多家长早上不愿意早起几分钟,让孩子更加从容淡定地来学校。总是每天匆匆忙忙,孩子的早餐都在车子上解决。以这样的状态开始一天的生活,会精彩到哪里去呢?任何行为都需要不断重复练习、巩固。过程中,孩子的表现会出现反复性,属于正常现象,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手它的正常现象,坚持不断重复练习、巩固。整个过程的行为要前后一致,一致的要求,一致的流程,一致的规则,只有做到前后一致,才是要求更加落实。
在具体指导中,家长要给孩子发起任务时,要教给孩子选择的力量,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建立家庭作业流程。当孩子在具体操作时出现抱怨、生气等负面情绪是,家长要对其进行反应抑制。最后于老师给出让孩子“行动先于思考”的策略,以及给粗心大意儿童的策略,可操作性都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