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柴静这次提出的话题是好的,但问题导向出了问题,我们应该导向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生产或者将矛头指向国有企业。
我们国家的工业企业尤其是私企,几乎没有自己专门的污染处理装置或者是污水处理设备。环保在基层往往是以罚代管,这才是基层真正面临的问题。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收税建立一揽子计划。如果企业够大能建立自己的污染处理系统就自己弄,如果企业个头不够大,就要拿钱出来,由环保部门牵头搞专门的污染处理公司,都处理好了再排放,但现在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大家都没有这个概念(大城市相对执行得较好)。
当然环保标准的执行肯定会造成企业的负担,更会因此造成一些企业的倒闭,但其实这不是坏事,因为这种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它们造成的社会成本是大于企业收益的,因为赚钱是老板赚钱,但空气、水、土壤的污染却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所谓环保,其实就是使排放后所造成的问题让自然可心接受并且能自己恢复,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了。
说白了,环保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且随着碳排放和人口增长,在未来问题会更多。从长远来看,以目前全球的态度,问题基本上解决不了。有数据指出,只要全球温度再升高0.7摄氏度,大豆主要产区的产量将下降30%,到那个时候,大豆的价格大概要上涨一倍。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将受到巨大影响。伴随大豆上涨必然是猪肉价格的飙升,并且会带动全面的食品和肉类价格全球上涨,然后就是全球很多地方产生新的饥饿人群。
从长远看是这样的,而且这天并不远,科学家的预测是2060年。现在中美签了减碳协议,但印度作为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国,不签,墨西哥也不签。而且中美签了,其执行成效到底有多少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毕竟美国连京都议定书都没有签。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环评严格环保做得相对好很多,这其实也就是表面上很好罢了,西方工业国的碳排放量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温室效应的恶果其实比污染更加可怕。目前全球的极端天气频发,就是自然对我们的反噬。
现在说白了,全球的希望就是新能源,而且不是什么潮汐、风能、水能、太阳能,唯一的希望是核能,最好能发明安全核聚变,因为目前的核能,也有残留问题。只有冷核聚变可以做到小型化,并且在冷核聚变过程中,不会产生核废料。这是唯一的希望,幸好兔子在这一领域并不落后,在某些方面还能够领先。
我们能做些什么?在真正的解决办法出现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地球升温的时间拉长,低碳生活,不要过度消费,尽量步行少开车,不开大排量汽车,空调温度调高点,暖气温度调低点,力所能及,身体力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别以为环保只是政府的事,它是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的责任。
前一篇:从日本驻华使馆微博说起
后一篇:中国目前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