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计算思维养成指南》有感

(2020-07-01 00:33:36)
分类: 读书笔记

近期读了李泽老师的《计算思维养成指南》一书,作者在书的开篇便提出了“新计算思维框架”,全书便是围绕这一框架对计算思维展开讲解。在作者提出的“新计算思维框架”中:将思维分成四大类:数学思维、算法思维、编程思维、工程思维。而思维过程则包含:发现并分析问题、系统模型设计、实施解决方案、分析验证解决方案以及系统维护等。

读《计算思维养成指南》有感

在这一框架下,作者通过“发现并分析问题、系统模型设计、实施解决方案、分析验证解决方案、系统维护”五个思维过程循序渐进地向读者介绍计算思维的四大思维模式:数学思维、算法思维、编程思维、工程思维,并详细展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编程中的体现。

如在第四章《检验策略的优劣——分析验证解决方案》中,作者为论述数学思维中的极限思想,首先提出了圆周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接着引用了三国时期我国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即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分割得越细,误差就越小,无限细分就能无限接近圆周率的实际值。这就是数学中的极限思想,无限接近又不能到达的状态或程序。在割圆术的启发下,画圆的程序应运而生,先画正多边形,然后逐渐增大边数,随着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多边形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圆形。这和本人《妙笔生花》一课中“从方到圆”的教学环节几乎如出一辙!如何对多边形进行填色?作者继续引导读者使用极限的思想,每隔10度、5度、1度来绘制线条,随着线条越来越密,填色效果也越来越完整。这和《妙笔生花》一课中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对莲花进行模拟染色的环节也非常类似。

又如在第三章《落地思路的策略——实施解决方案》中,作者提出“为什么公共厕所上的锁很重要”?公共厕所上的锁,锁上后门外会显示红色标志,打开锁后,门外会显示绿色标志,这就是编程思维中的互斥和对立,也是逻辑思维中的“真”与“假”,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非此即彼”。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为什么要选出课代表”来说明编程思维中的代理;“地球上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来引出数学思维中的临界值/阈值;“机场是如何提高安检效率的”来说明串行和并行的原理……

书中列举的案例贴近生活,非常生动有趣,便于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培养计算思维,不仅适合中学生阅读,也适合信息技术教师阅读。

通读本书,就像小时候在读《十万个为什么》的感觉,基于生活中的问题,带着好奇,带着期待,看完一个问题的解答又想接着看下一个问题。像吃东西一样,吃完了还想吃,说明这东西确实好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