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2025-10-26 09:32:47)
标签:

旅游

地理

历史

文化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思南路位于上海黄浦区,沿路分布着成片建筑风格各异的花园洋房与别墅,是上海历史人文特色的标志性地区。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路修筑于1914年,北接淮海中路,南连徐家汇路,全长约1.4公里,道路原名“马斯南路”,当时是为纪念法国著名音乐家儒勒•马斯奈(Jules Massenet )而命名,1943-1946年,更名为“蓝田路”,1946年后,以贵州思南命名为“思南路”,延续至今。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近代上海开埠,法国人在县城与洋泾浜之间开辟法租界,并不断通过越界筑路的方式进行扩张。1861-1914年,法租界共进行3次扩张,其中1914年完成的第3次扩张不但面积数倍于前两次,城市的风格特征也与之前具有很大差异。思南路街区就是法租界第三次扩张的过渡地区,也是法租界向西区发展高级住宅区的起点。1921年比利时人建造的“义品村”,共423幢独立式花园住宅,成为这个街区的主体,随后,周边陆续建设了教堂、学校、医院等一系列设施,俨然一个“法兰西市镇”。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路历史文化街区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建筑类型与风格,因其独特的区位、良好的居住氛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曾吸引众多政要、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知名艺术家在此居住,如周恩来、柳亚子、梅兰芳、李烈钧、卢汉、程潜、陈群、杨森、薛笃弼等都曾在此留下印迹,成为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和众多上海名人活动居留的场所,这也使得该区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景观,整个街区被称为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公馆是上海极富代表性的成片花园住宅集中区域之一,其前身为始建于1920年的“义品村”,共有51幢历史建筑,汇集了独立式花园洋房、联立式花园洋房、带内院独立式花园洋房、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现代公寓等8种上海近代居住建筑类型。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路73号周公馆原为“义品洋行”房产,西班牙式花园洋房,三楼一底。1946-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并在此接待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交换意见,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这里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19253月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等一些重要著作,就是在此完成。19613月,孙中山故居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路39-41号的上海文史研究所是一幢西班牙与伊斯兰风格结合的花园洋房,原是当年金融家(金城银行行长)袁佐良的寓所。上海文史研究馆1953年成立,原址永嘉路623号,1980年迁于现址。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路44号为卢汉旧居,现为普通住宅。卢汉(1895-1974),云南昭通人,40年代居住与此,曾任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抗战时期曾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912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思南路70号为李石曾旧居,李石曾是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首席校董,被称为“中国留法第一人”。

思南路81号为曾朴旧居,曾朴是近代畅销小说《孽海花》的作者,小说家,出版家。

思南路87号为梅兰芳故居,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此居住25年。

思南路91号为李烈钧故居,李烈钧(1882~1946),早期革命家,曾任国民政府委员。

思南路37号为原启秀中学。

思南路46号为原法国巡捕房,是法国人在法租界统治的神经中枢。

思南路57号为陈长蘅旧居,陈长蘅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主计部主官,1961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思南路61号为薛笃弼故居,薛笃弼(1892-1973),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卫生部长、水利部长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要职。

思南路34号原为“信谊化学制药厂”,民国十年,药物学博士约费(德籍俄侨)创设实验室,为远东最大药物实验室,民国廿年改组为中国企业,后经历多次发展并改组为华资信谊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思南路风貌保护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