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2025-10-25 10:31:33)

霍山路跨上海市杨浦、虹口两区,沿路分布当年犹太侨民住宅区,建筑富丽,是上海早期发展起来的商业街区之一。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西起海门路,东至兰州路,长2263米,1943以安徽霍山改为今名。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上的犹太侨民旧居属于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在建筑功能和形式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建筑外墙主立面设连续的清水红砖券式外廊,采用弧形券和半圆形券,局部采用简化的古典式清水红砖柱,背面为青砖清水墙,红砖清水腰线,檐口天沟采用线条外挑,墙面极富装饰感。屋顶为机制平瓦四坡水屋面,屋顶分为二段坡度,上段坡度平缓,下段则较陡峭,并设计有窗。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119-121号是“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在沪分支机构”旧址,约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砖混结构双门面假四层,占地面积290平方米,建筑面积904平方米。建筑物属巴洛克建筑风格,立面对称,中部扁券,券基位科林斯柱式。红瓦坡顶屋面,中部立面高出屋面形成山墙,带巴洛克特征反弯曲线。青砖外墙,红砖带饰,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系一幢三层楼房。“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是二战期间援助欧洲犹太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作为北美犹太人团体的代表,曾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该机构在帮助犹太难民重建社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57号“百老汇大戏院”建于1928年,属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由美商奥迪安大戏院公司投资,1930年开业。二战期间,侨居虹口的犹太难民租下戏院顶层,配上凉亭、花草,装修为屋顶花园,称之为“卖司考脱屋顶花园”,亦称“罗伊屋顶花园”、“罗伊咖啡”,成为当时在上海犹太难民交际和室外休闲的最重要的场所。“百老汇大戏院”在抗战初期曾一度被日军占用,1938年由俄人陶哈士等利用红十字会名义接办,1940年起,由季固周(上海市电影业公会理事,曾在18年内开设18家电影院)和苏联人长根等合伙经营。1952年易名“东山大戏院”。1966年起停业十年,1976年复业并易名“东山影剧院”。1987年改建为新型歌舞厅,取名“百老汇舞厅”。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来自网络,“卖司考脱屋顶花园”老照片




霍山路85号,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砖混结构假三层,欧洲毗连式建筑,古典建筑风格,略具英国安妮女王时期建筑风格。圆拱门窗,青砖外墙饰红砖带红瓦屋顶,入口上方有三角形山墙。19339月,宋庆龄在此筹备主持召开远东反战大会。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118号是建成于1917年的霍山公园,旧名“斯塔德利公园”,初始专供外侨及其儿童和使用,现已成为一处城市公园与历史遗址纪念地。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所在北外滩是上海现代航运的发祥地,1845年英商即在此建造驳船码头。2016年这里设立全国首家航海邮局,成为宣传航海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霍山路附近的杨浦区荆州路、如今的“国歌展示馆”所在地,是由田汉、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拍摄地,该片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上海-霍山路历史风貌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