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房产 |
分类: 境外旅行 |
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是该国最大城市,曾为该国的首府和首都,现为该国的直辖市之一,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阿拉木图(Almaty)因其城郊盛产苹果也称“苹果城”,又因地处天山北麓外伊犁山脚下的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位于伊犁河支流大、小阿尔马廷卡河畔的人工灌溉绿洲中,土地肥沃,被誉为“中亚湿岛”。其南部为山区(最高塔尔戈尔峰,海拔4973米)及山前平原,北部是大片沙漠和伊犁河谷地,是一座风光独特的旅游城市。
阿拉木图在清朝时期曾是中国领土,由伊犁将军管辖,当时名为“古尔班阿里玛图”。1854年,沙俄哥萨克军队在此建立城堡,取名Zailiysky,后改名为Verny,1867年成为沙俄中亚总督辖区的行政中心。1920年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铁路建成后,阿拉木图成为主要的中途站。1921年,阿拉木图改名为Alma-Ata。1929年成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
1930年受铁路便利,迅速发展成哈萨克主要工业中心。1932年建立阿拉木图州。1991年,宣告苏联解体的《阿拉木图宣言》在此签署。苏联解体后,其成为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
阿拉木图因地处哈萨克斯坦东南国境线,发展空间受限,而且人口密度过大、生态环境恶化、处于地震活跃地带等弊病,难以满足首都建设发展的需要。哈萨克斯坦在1995年9月把首都迁往中北部的阿斯塔纳,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中心。。迁都后阿拉木图作为国家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未改变,依然是该国发展最快的第一大城市,许多重大活动仍在阿拉木图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