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菲斯老城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境外旅行 |
菲斯位于摩洛哥北部,其老城作为阿拉伯人的聚居区,拥有厚重的宗教、传统文化和哲学根基, 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
菲斯(Fez)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其与马拉喀什(Marrakech)、梅克内斯(Meknes)、拉巴特(Rabat)并称为摩洛哥四大古都。其由在非洲建立第一个伊斯兰王朝的伊德里斯父子所建,并于808年定都,成为摩洛哥第一座皇城。由于该地处于从地中海到黑非洲、从马格里布东部到大西洋交通要道的交汇点,所以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和繁荣。从12世纪中叶开始,菲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一跃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13世纪上半叶开始至17世纪,菲斯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持续两个世纪的国都、宗教首府、著名的手工艺品中心,被誉为“非洲的雅典”。目前老城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其中包括学校、集市、宫殿、民居、清真寺、喷泉等等。1912年,法国人把首都迁建到拉巴特,菲斯的政治地位逐渐衰落。但其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菲斯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金色斧子”或“肥美土地”之意。其地处摩洛哥中阿特拉斯山麓的一条狭长的山谷中,占地300公顷,紧傍菲斯河,适宜农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重镇。菲斯分为老城(bali)、新城(Jadid)和新市区(Villenouvelle),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在阿拉伯国家可与马拉喀什(摩洛哥)、开罗(埃及)、大马士革(叙利亚)和萨那(也门)等城市相媲美,依旧保存着浓郁的中世纪风采。
菲斯的城市结构具有典型的阿拉伯老城(Medina)风貌,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老城拥有完整的城墙与建于1913年装饰华丽的布日卢蓝门等约20个大小城门,内部有9000多条狭窄街巷,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老城内遍布清真寺、广场、市场、各种工匠作坊。城中居民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风俗和生活方式。阡陌纵横的街巷间藏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如老城的卡拉维因大学建于9世纪,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其所属图书馆早在中世纪已负盛名,收藏有带彩色画面的古兰经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古籍,被誉为“学术首都”。
菲斯琳琅满目、工艺精湛的手工制品,仿佛一座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呈现出摩洛哥文化的独特的风景,使人感受到摩洛哥传统工艺的精髓和创造力。其中,自中世纪传承至今的古老鞣制皮革工艺,是菲斯最著名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菲斯老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元素之一。从高处俯瞰,皮革厂内整齐放置着密密麻麻的染缸,如同巨大的调色板。工匠们先将皮子置于白色石灰池中浸泡,再将动物油脂等搅拌后,在高温下蒸晒,软化除毛,然后用植物和矿石等纯天然原料反复浸染上色,反复揉搓踩踏,最后清洗晾干,历时数月制成一块颜色鲜亮的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