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舍夫沙万小镇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境外旅行 |
舍夫沙万小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其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并因梦幻般的蓝色建筑和街道而被称为摩洛哥的“蓝色珍珠”。
舍夫沙万(Chefchaouen)小镇创建于1471年,最初只是一座堡垒,作为抵抗葡萄牙人侵入的防御要塞。当时,葡萄牙人在收复失地运动后开始入侵北非,葡萄牙人试图扩大其势力,并控制摩洛哥的资源与商业贸易。随着邻近城市休达和丹吉尔落入葡萄牙人之手,舍夫沙万成为摩洛哥里夫地区最后的堡垒。至15世纪末,随着逃避伊比利亚半岛宗教迫害的穆斯林和犹太难民不断涌入,舍夫沙万的人口持续增长,逐渐发展成为城市。16世纪,该地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但不足百年便被摩洛哥兼并。
舍夫沙万小镇地处摩洛哥里夫山脉宽阔的山谷之中,是一座山城,“舍夫沙万”在西班牙语中为“角”的意思,在柏柏尔语中是“山羊角”的意思,在阿拉伯语中是“瞭望群峰之巅”的意思。因其所在海拔564米,又被称作“天空之城”。但无论是哪种语言,何种称谓,舍夫沙万这个词,似乎就代表着一处与世无争的纯净之地。
舍夫沙万小镇与希腊圣托里尼岛、印度焦达普尔、西班牙胡斯卡蓝精灵村、突尼斯西迪布萨义德小镇并称为全球五大“蓝城”,其所有建筑,包括宅门、阶梯、墙壁,全都被涂成蓝色,而且并不是单一色调的蓝色,而是由深蓝,浅蓝、湖蓝,钴蓝等多种蓝色构成,各种蓝色肆无忌惮的绽放在小镇的每个角落,交相辉映,明快而轻松,如梦似画。
舍夫沙万小镇依山而建,街巷起伏蜿蜒,建筑错落有致,色彩梦幻、民风淳朴。关于其蓝色的起源目前还是众说纷纭。这也使其更具一座神秘的魅力。主流说法是,上世纪30年代,从西班牙辗转而来的犹太人,用一种叫Tekhelel的贝类制成天然的颜料,将房屋外墙粉刷成蓝色,希望获得上帝的庇护,因为在犹太教中,蓝色代表着天空和天堂。后来城内的其他居民也纷纷效仿,整个山城逐渐全部被蓝色所包围。在这个过程中,居民们对蓝色没有特别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喜好稀释颜料,于是便形成蓝色的深浅不一,意境的不同,色调也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