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盆地之戈壁

标签:
旅游自然图片 |
分类: 丹霞、雅丹、沙漠 |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其内陆腹地的柴达木沙漠在中国八大沙漠里居第五。


柴达木盆地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其西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为三山环抱的封闭盆地,其内各类矿藏丰富,被誉为“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植被稀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渐降至2600米左右,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依次为戈壁、粉砂质平原、粉砂粘土质平原、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递变。

“戈壁”一词源于蒙语,意为“沙漠、砾石荒漠、干旱、难生草木的土地”等,是荒漠的一个类型,即地势起伏平缓,大片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戈壁是沙漠的前身,其在风蚀作用的进一步侵蚀下就会演变成沙漠。
对于“戈壁”,古代便有记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嘉峪关外有戈壁,径一百二十里,皆积沙无寸土。” 戈壁地表缺水,渗透性极好,植物稀少,仅生长一些红柳、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近些年来,各方面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生态治理,柴达木盆地风蚀荒漠化程度趋缓,植被情况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