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692
  • 关注人气:1,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2023-06-15 09:42:42)
标签:

旅游

地理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江、黄河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位于江苏江阴黄山森林公园望江楼,馆内设“日寇觊觎、图谋中华”“沉船封江、拱卫南京”“奇袭出云、震慑日酋”“海空大战、血染长江”“江阴抗日英烈”5个单元,以图文、音像、实物、沙盘等多种形式,陈列展示抗日战争中1937年发生在江阴的“海空大战”这段重要史实。该战役持续百日,是当时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其有效地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一度延缓了日军向南京等地的进攻,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一段时间内保证了江阴以上长江航道的畅通,为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工厂与人员得以迁入内地、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江阴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滨长江,南近太湖,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江阴附近江面最狭处仅1.25公里,奔腾的长江到此骤然紧束,形成重险,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沿江伫立的江阴黄山,西衔鹅鼻山、君山,东接萧山、长山、巫山,与对岸靖江孤山隔江相望,屏蔽着锦绣江南的平畴沃野,形成“枕山负水”、“水环峦拱”的天堑之势,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军事当局对于江阴要塞的防卫和附近江面的封锁特别重视。制定 “在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并绝对防止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敌舰进入长江下游,企图强行登陆,或转用兵力时,应尽力攻击之,以协同陆军作战,纵有牺牲,亦在所不辞”等策略,但限于当时的海军实力,基本未能执行,而是主要采取战略防御,以沉船封江、要塞炮战和布放水雷,进行力所能及的抵抗,以支援上海、南京等方面战区的抗战。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19378-9月间,中国军事当局决定在江阴附近的江面,实施沉船封江,以阻止在吴淞口的日本舰队向长江上游行进。811日,海军部长陈绍宽亲率“平海”、“宁海”、“海容”、“海筹”、“应瑞”、“逸仙”等主力舰队,驶向江阴,同时派“甘露”号破坏江阴下游的航路标志;另急调“通济”、“大同”、“自强”、“德胜”、“威胜”、“武胜”六舰,“辰”、“宿”二艘鱼雷艇,以及由国营招商局与各运输公司征用的“嘉禾”、“新铭”等商船20艘,依次下沉,阻塞江阴水道。与此同时,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主力由湖口与下关向江阴的集结已经完成,49艘军舰进入长江待命。812日,两个舰队主力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这是中国海军自甲午海战后的一次重大对外动员,海军官兵满怀高昂斗志,誓与日本侵略军决一死战,捍卫民族尊严。

 

因江阴要塞附近水流湍急,第一批各舰下沉时多半被水流冲离原来设定位置,导致长江水道封锁线并不完整。为填补江阴水道封锁线的空隙,海军部再次征调“公平”、“万宰”、“泳吉”三艘商船沉入水道,并将在镇江、芜湖、九江、汉口、沙市等地收缴的八艘日本趸船,先后拖往江阴水道封锁线凿沉,加强阻塞。925日,海军部再调“海容”、“海圻”、“海筹”、“海琛”四艘大吨位军舰,沉入江阴水道,构成另一道辅助阻塞线。至此,中国海军在江阴的沉船封江作业中一共自沉老旧军舰与商轮43艘,合计吨位63800余吨。此后,军事当局又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省,征用民船、盐船185艘,满载石子3000余英方、65020(合计2354英吨)沉人江阴水道,弥补江底封锁空隙。

 

江阴要塞附近沉船封江工程规模浩大,历时近两个月方告完成。这对于迟滞日本海军逆江而上,保证南京守卫部队有足够的备战时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沉船封江形成封锁线后,中国海军舰队只能守卫在江阴以西江面,形成被动迎战局面,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19378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中国军事当局进一步构筑保卫南京的两道外围防御线:一道为吴福线,北起长江南岸的福山,向南经常熟、苏州、吴江、嘉兴到杭州湾,系南京防御的第一线;另一道为锡澄线,北起江阴要塞,南至太湖边的无锡,为南京防御的第二道防线。而在第二道防线中,江阴要塞无疑就成了沪、宁国防工事的陆海军布防支点和长江下游江防作战中的总枢纽。沉船封江后,中国海军第一舰队主力“宁海”、“平海”、“逸仙”、“应瑞”等主力舰布防在沉船封锁线后方,第二舰队的小型舰艇则部署其后。

 

淞沪会战开始后,驻扎在江阴要塞的中国海军立即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迎敌作战。而日军一直对江阴要塞以及驻防此地的中国海军舰队虎视眈眈。816日,江阴要塞上空七架日机突然向江阴飞来,要塞官兵开炮还击,海空大战在江阴要塞拉开序幕。之后,战事逐步升级。至925日,围绕江阴要塞,书法进行了40余日的激战,中国海军损失了“平海”、“宁海”、“逸仙”、“建康”等主力舰艇。中国军事当局深感军舰火力无法抵御日机袭击,被迫改变策略,将所有舰炮予以拆卸,安装于长江两岸,以此袭击夹江而上的日本舰队。江阴巫山、六助港、萧山、长山、黄山等炮台,均添加拆下的舰炮,增强要塞阵地炮击火力。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19371125日,无锡沦陷。26日锡澄线被日军突破后,作为锡澄线终端的江阴要塞,成为日军地面进攻的主要目标。此时,驻扎在江阴的中国守军下辖第一〇三师、第一一二师、江防部队、要塞部队,以及海军部队等。其中,要塞部队以炮兵为主,共备炮61门。1130日,江阴城内“炮弹横飞、大火燃烧、黑烟冲霄、红光烛天”,江阴守城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午后,守军逐步后撤,下午5时左右,城西北被日军攻破,守卫部队由夏港突围,向南京、镇江撤退,江阴县城沦陷。而海军炮队在支援陆军撤退后,坚持到3日晚10时,在破坏炮台后,依次后撤,万余孤军杀出重围,挥泪退守镇江。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江阴海空大战,虽以中国海军惨烈的失败而告终,但驻守在江阴要塞的中国海军及炮兵,英勇抗敌,拼死搏杀,使得日本侵略军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在一段时间内保证了江阴以上长江航道的畅通,为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大量工厂及其人员得以迁入内地,也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长江系列-“江阴(1937)海空大战”展示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