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0,061
  • 关注人气:1,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武汉-晴川阁

(2023-02-06 16:21:45)
标签:

旅游

城市

地理

历史

文化

分类: 长江、黄河

晴川阁位于湖北武汉市,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绝句,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世称“楚天第一楼”。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地处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互为衬托,素有“三楚胜境”之美誉。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史上历经修葺、损毁、复建。辛亥革命时,龟山屡遭炮击,晴川阁受损严重,至19349月,晴川阁被大风刮塌。直至1984年,晴川阁按照清光绪年间式样重建,二年后竣工并对外开放。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晴川阁初建与重建都是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稷行宫(禹王庙)”内,该行宫地处汉阳“洗马长街”、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是一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为纪念大禹而建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群占地万余平方米,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包括禹稷行宫及禹碑亭、朝宗亭、山门、楚波亭、碑刻等。其中,禹稷行宫为清代木构建筑,是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的院落式建筑。西侧院外建有六角攒尖顶“禹碑”亭。“朝宗亭”亦为六角攒尖顶式建筑,无斗栱,青瓦飞檐,《尚书•禹贡》中有“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楚波亭”为一处扇形平面歇山卷棚顶式暖亭。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晴川阁重建后占地面积386平方米,主体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17.5米,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式黑筒瓦屋面。整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门窗采用玻璃及金属部件,栏楯为木作,以传统技艺进行彩绘雕饰;屋面四角向外伸出,出檐深,起翘高;底层檐下采用平身科、单昂单翘五踩斗拱,二楼檐下采用如意斗拱,正面牌楼悬“晴川阁”三字匾额,为书法家赵朴初手笔。其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湖北武汉-晴川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