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教育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云南昆明市翠湖西岸,其与“北洋陆军讲武堂”、“东北讲武堂”并称为中国近代“三大讲武堂”。1988年,该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设于1909年,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立的军事学堂。当时,晚清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其中第十九镇便建于云南,云南陆军讲武堂就是在此背景下创办,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座标准的“走马转角”式风格的建筑群,其东、南、北楼各两层,均高10米左右,其中,东楼曾为校本部办公所用;南楼建有阁台,面对操场,供检阅之用。四面建筑相互连接,浑然一体,层高通透,错落有致,各长120米,周长480米,四面都有拱形门洞出入。东楼距离翠湖较近,为防止水浸受潮,墙体全用大青石砌成。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设初时,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由于当时大多数军事教官都是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毕业回国的,军事训练基本搬用日本军校“尚武”的教育内容,教材大量采用日本士官学校《战术》、《筑城》、《阵中要务(亦称勤务)令》、《步兵操典》“四大教材”。学员以步兵训练为基础,兼学其它科目;分科后则专攻本科操典,旨在将学员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军官,甚至就连后勤、辎重军官也能独立作战。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师生于1911年10月在昆明发动起义,推翻清朝在云南的统治,成立“中华军都督府”,有力的支援“武昌起义”,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之后,云南陆军讲武堂改组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并以该校师生为骨干组建了滇军,在随后的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学校也因此声誉日隆,威名远扬。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在人力、物力、教材等全方面予以支持。1935年,“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1945年抗战结束后奉令停办。至此,学校前后共办22期,培养各类军事人才约9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