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虢季子白盘”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虢季子白盘”铸造于西周时期,晚清时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今宝鸡陈仓)。其珍贵不仅在于独特的形制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其盘内底部正中铸刻的111字铭文,这些铭文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非凡的鉴赏价值,被后人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虢季子白盘”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体积最大的西周青铜器,也是2002年国家文物局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1959年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是用于盛水之器具,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公斤。其造型奇特,呈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避免粗笨之感。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四足作矩形。底部铸有铭文111字,语言洗练,字体端庄,工整严谨,清丽流畅,疏密有序,俊逸疏朗,是公认的西周金文中的经典作品。铭文内容记述“虢季子”奉周宣王之命,征伐西北地区戎族建功,周宣王为其设宴庆贺,并赐予战马和弓箭等奖赏。“虢季子”名姬白,是虢国的国君,死后谥号是“宣公”,故又称“虢宣公”。
前一篇:上海徐汇-广元路风貌保护道路
后一篇:上海-淮海中路风貌保护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