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文物,因其罕见而被誉为“陶瓷中的熊猫”。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小口外翻,短颈,丰肩,上腹圆鼓,弧线饱满厚实,底足微外撇。胎质厚重,有明显的接坯痕迹,浅圈足,胎质较松。釉色白中泛青,青花料色泽浓艳,有黑色苏麻沥青琉斑。梅瓶以“风穿牡丹”和“四爱图”为主题纹饰,在肩部用青花绘三只凤凰在牡丹丛中嬉戏玩耍。腹部四个菱形开光内分别绘有《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四幅图案。足部绘一圈仰覆莲纹,以卷草纹和锦带纹间隔三层纹饰,层次分明,繁而不乱。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在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靖王”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个儿子朱栋的封号,“郢”为古时楚国的都城地名,现江陵县附近。青花瓷器的烧制盛于元、明、清时期,属于“釉下彩”瓷,其采用含氧化钴的矿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钴料经高温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呈色稳定、色彩鲜艳、成品率高等特点。“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反映出在元代我国青花瓷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前一篇:上海徐汇-华亭路风貌保护道路
后一篇:上海徐汇-延庆路风貌保护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