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春秋越王勾践剑”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春秋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 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春秋越王勾践剑”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仅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布满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春秋末期,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远远超中原诸国,其中“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出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其之所以弥足珍贵,还在于剑上铭文所表明的“自用”身份,并因此成为国宝级别文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具有重要价值。
前一篇:上海徐汇-桃江路风貌保护道路
后一篇:上海徐汇-华亭路风貌保护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