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之“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国宝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类似汉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而袖口较宽。以素纱为衣料,几何纹绒圈锦为缘饰,没有衬里,没有颜色,故出土遣册称之为“素纱襌衣”。其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而成,丝缕极细,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襌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通身重量仅49克,除去袖口和领口部分,其余重25克左右,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其高超的制作技艺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辛追去世时,大量珍贵物品随其一同下葬,包括乐器、漆器、陶器、食品、药材、衣物、帛画以及数十个木制仆人和卫兵。


前一篇:上海黄浦-汉口路风貌保护道路
后一篇:曾国藩《行书“刚正翔实”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