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瓷苑艺葩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杂谈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粉彩婴戏图碗,清,高5.
6
粉彩窑工制瓷图瓶,清,高60.3、口径22.2、腹径24厘米。嘉庆时期作品,通体彩绘。内容为景德镇御制窑厂瓷器生产流程,共有九组画面,分别为采石、淘泥、碹坯、画坯、吹釉、满窑、烧窑、彩器、烧炉的生产场面,构图丰满,所绘人物达50人之多,除4人外,大都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各种工匠。以房屋、工棚为间隔,形成不同的场景,生动描绘各色人物和生产工具。用淡雅柔和的粉彩,简练细腻的线条,真实地再现了御窑厂的生产情况。
【青釉龙柄鸡首壶】北齐,高48.2厘米。盘口微敞,龙口衔唇,龙颈接腹,细高颈,鼓腹,与龙柄相对处有一鸡首。两旁各有三钮,中间钮下贴宝相花一朵;龙柄、鸡首及六钮下个垂束莲、忍冬。腹部有棱,下贴四只展翅凤鸟。通体黄绿釉,有冰裂纹,釉面光亮,胎质略粗,呈浅黄色,质较坚。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高28厘米,腹径32厘米。造型浑厚敦实,色泽浓艳深沉。器身绘饰精美的海水、缠枝石榴、缠枝牡丹和莲瓣纹。画面饱满而不拥挤,装饰繁而不乱,是难得的元代青花杰作。
德化窑达摩坐像,明,高33、座宽16厘米。象牙白釉,滋润似玉。达摩双耳长垂,两眼凝视,双唇紧抿,表情庄严。前胸袒露,衣纹迭褶自然下垂,有临风飘逸的质感。背后钤方形“何朝宗印”,为嘉靖、万历间德化窑瓷塑名家何朝宗的作品。
黑釉铁锈花玉壶春瓶,元,高28、口径7.5、足径7.9厘米。1983年山西省柳林县薛村出土。侈口,尖唇,细长颈,斜肩,垂腹,圈足。腹部绘有三朵铁锈色卷叶花。胎为浅黄色,质较粗。通体施黑釉,釉面密布银灰色“油星”,因采用醮釉方法,在腹下部近足处有蜡泪状流釉,底足有修胎刮釉痕。草叶浸在黑釉中,浑然天成, 给人一种文静深沉的美感,此为颇具特色的山西黑瓷装饰。
山西博物院陶瓷器展品主要集中陈列展示于“瓷苑艺葩”展厅,分为质朴的北方窑瓷器和绚丽多彩的彩瓷两个部分。其中精品如汾阳市北关村梅渊墓出土的隋代“青釉印花高足盘”,朔州市出土的唐代“绞胎瓷枕”,太原市小井峪村出土的北朝“青绿釉龙柄鸡首壶”,明确纪年的明代标准器“青花三足筒炉”,元代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以及明清时期的诸多彩瓷等等。